【无戒学堂】28天日更挑战营 日更第12天
正值春寒料峭的季节,回寒倒冷,暖气一停,被活生生地冻感冒了,鼻子不通,头脑发懵,喷嚏不断,咳嗽不停,头疼不止……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哲学家乘一个船夫的木舟过河,他问船夫:“你喜欢数学吗?”船夫说:“不喜欢。”哲学家又问:“你懂哲学与自然法则吗?”船夫惶恐地回答:“不懂。”“那你失去了生命的一半!”哲学家得意地说。
这时候,船被风浪打翻,船夫问:“你会游泳吗?”哲学家紧张地回答:“不会。”船夫悠闲地说:“那么,你失去的是生命的全部!”
存在主义说:“生命并不需要意义,存在本身就是唯一的意义!”我们为什么需要意义?是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这样做。
生命本身是依自然法则而存在的,生命的意义却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法则赋予的。“活得要有意义”是文化对人的一种精神压迫。
其实,不管什么人、生活在什么状况下、有多大的能力,他存在的意义与任何人都是同等重要的。
错在社会媒体过度崇尚精英文化、拜金主义,没有赋予社会多重意义与多重价值系统。
自古华山一条路,不成功便成仁,让没有停留在塔尖的人们失却了内心的安宁。
古人说:“能者安邦定国,无能者独善其身。”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
社会是一个整体,像一堆沙子一样,有的人留在沙尖上,有的人跌落在底层,这样沙堆才能立起。
一个真正代表全民利益的社会,会把财富交给品德高尚的人来管理,因为他们的操守、无私与智慧会把社会整体导向平和,不会激发人们之间的仇恨。
好的社会,也要无情地剥夺品德低下者的财富,让他们不能用金钱蛊惑人心、扰乱制度、危害社会。
如果说人的情绪是天生的,那么有三个办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多地体会到快乐:
一是让快乐来和走得慢一些。激情对快乐的消耗很大,也让快乐溜走得很快。有节制的、清淡的愉悦感可以帮助我们更长久地保持快乐与满足的心境。
二是提高对快乐的敏感度。其实,抑郁的人不是没有快乐,而是内心失去了体验快乐的能力。
当情绪压力来临的时候,决定把情绪朝向快乐还是不快乐全在于我们对情绪的联想。快乐的人做积极的联想,得到快乐;不快乐的人做消极的联想,得到悲伤。
三是创造可以感受快乐的情境。快乐是专心致志从事一项活动、潜心于一件有回报的事情或创造性地实现一种关系后的副产品。
好奇心是快乐的必备要素,探索精神是快乐的源泉,学会去爱是快乐的动力,活在当下是快乐的保证。不可能单纯为了追求快乐而获得快乐,快乐需要付出与创造,就像农民辛劳地播种、耕作,最终才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