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达沃斯论坛,李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为了估计创业,国家先后出台很多优惠政策,如注册资金不再需要验资,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提供创业补贴,提供创业奖励等等。中华大地掀起了波涛汹涌的创业大潮。。。。
实习一年毕业后,我也踏上了创业这条不归路。申请了政府提供的免费场地,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SYB课程,也拿到了一些补贴。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还记得2014年,同时期进入我们园区的企业大约100家。有做建筑设计的,有做现在很火的某某品牌零食网店的,有做3D打印的,有做本地市场汽车服务的。。。。两年后,还剩下3家企业存活。创业很激情,很开心,享受奋斗,但或许只有走上创业这条路才发现自己的能力有多弱。社会有多残酷。
我还好,创业选择轻资产的企业服务行业,固定资产投入并不高。那时候国内知识产权,政策咨询市场刚起步,后来又接触认证检测等项目。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原因很简单,实习一年做的就是企业服务销售工作,加上本身资金不富裕。轻资产而且对资金投入不大的企业服务行业实在是那时候能做的最好的选择。这份选择也一直坚持到现在。
从创业到现在,一直都在关注创业话题,创业热度有增无减。经常在知乎等平台看到好多朋友问各种创业问题,我适不适合创业?未来5年哪些风口值得创业?我年薪20万,是选择继续工作还是创业等等。就创业这件事而言。永远没有完美计划。我们只能在线下阶段分析,做决定。是创业还是其他。一旦选择,必将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想等到万事俱备,只怕这辈子都没机会创业。
网上有很多人总结创业需要具备的品质,抗压,理性,逻辑强,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等。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没有勇气尝试,能不能承担失败的后果。在这点上,大学生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勇气,大学生最不缺的就是勇气。承担后果,或许想不到后果,能想到的就是时间成本和一些沉没成本。好像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两个后果都无足轻重。
创业之路必定是荆棘密布。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合伙人的意见分歧,专业知识欠缺,沟通能力不足等等。我也一样,实习一年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勉强过关,可以后期技术处理一片空白。创业后花了大量精力才搞清楚。刚创业的半年,一边要忙着开发市场,一边要理清楚后期技术处理,还有招聘带新人,压力岂止山大。着急上火,夜不能寐,恨不得去火之国木叶村学习多重影分身之术。好在坚持下来,没有半途而废,守得云开见月明。
后来,很多人再问我,是不是该放弃工作创业的时候,我往往会问他,你真的考虑好了就不会再问我了。创业者往往都是独行侠,独立思考能力强,思考角度更是刁钻的令人发指。往往认定目标,坚定不移走下去。如果连刚开始推门都要寻来问去,最好还是不要创业了。独立做决定的能力都没有的话,拿什么面对创业路上每天都会面临的抉择。换个角度,别人的意见,又真的有参考价值吗?大多数人说不要创业,你就不去了?反其道而行,往往是真理的方向。再换个角度,不管是否采纳,这些意见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或许某一天会变成撕碎创业信心的致命伤口。想,想好了,就去做,做的过程中自然会体会,遇到问题又怎样,想办法解决它,成就感爆棚难道不是创业所追求的吗。
选择工作或者创业。都只是人生经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工作或是创业,谁也不比谁高尚。如果想就去做,工作or创业,都是一样实现自身价值,为人类做贡献。想,想明白。就去做好了。
(本文章为“司马良策史则峰”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