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打卡# Day25
《中年人的告别》
读书群的一个小伙伴的父亲去世了,这又一次引发了我的对父母身体的担忧。可以说我提前步入了“中年危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年危机中的“中年”不再是四五十岁的男人,变成了三十多岁的男女。
身边人的父母身体状况不断,我的父母身体也开始发出警报,我忽然就意识到了,为人子女的责任从这个时候要开始担起来了。懂了那些中年人的无奈和压力,也开始慌乱紧张,做事畏首畏尾。
最大的难过是悔恨自己曾经没有努力,以至于如今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捉襟见肘。
身边第一个英年早逝的长辈是一个姑父,48岁,肺癌。从发现病症到最后离世,一年多的时间,一个高大壮硕的中年男子,在一场病症的折磨之下,只剩皮包骨头。
从此我对死亡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是痛苦,逝者和生者的双重痛苦。
大学的时候,室友的父亲在暑假去世,60多岁,糖尿病并发症。整整一个假期室友瘦了一大圈。
回到学校的她,偶尔掉眼泪,她说自己成了孤儿了。
室友的父亲去世的那段时间精神不济,脾气暴躁,在父亲离开之后,她说不清是痛苦难过多一些还是轻松解脱多一些。后来她说,“尽管病中的他那么不不可理喻,但我依然希望他能多活一天是一天。但如果他身体好好的却那么不讲道理无理取闹,我可能一分钟就忍受不了。”
那时候我不能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还在心里有些不自在的想,室友是不是有些不孝顺。
工作之后,听同事讲述自己的姥姥临终前的种种行为,她说,觉得面对死亡,真的是一件非常无力的事。
同事的姥姥临终前的那一个多月特别害怕孤独,必须要每一个孩子都在身边陪伴。
身上的被子,一会儿要求盖上,会儿要求掀开,半夜醒来发现孩子们都睡着没发现她醒来,就会发脾气。找来了长棍子,说谁要是听不见她叫就狠狠的抽谁。
她说“真的是一家人不得安宁。你能理解她,你也很爱她,但那些理解和爱,真的会被磨得什么都不剩了。”
我想,这就像我们小时候不懂事一样,当年我们父母把耐心给了我们,到老的时候,希望我们把这份耐心还回去。
而有些人,还回去之后,只剩唏嘘,仿佛这最后一个月的陪伴能抵消父母一生的付出。
可是如果恩情这么容易偿还,人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和痛苦了吧。
上个月和我同龄的同事父亲去世了。突发脑梗,治疗之后又复发,进入ICU之后一个月后与世长辞。
这过程中的煎熬,是前所未有的。父亲刚发病期间,卧床不能自理,两次买通护工搞来安眠药准备自杀,都被发觉,未能成功。
同事的父亲只有她和妹妹两个孩子。同事年少离家,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少。对于医院给出的很多治疗方法都持保留态度,认为那无疑是增加父亲的痛苦。口不能言、生活不能自理,浑身插满管子的活着,和死亡,父亲更期望后者。所以同事不希望让父亲插管治疗,想要接回家里听天由命。可是妹妹死活不同意,认为她是害怕花钱。姐妹俩多年不曾红过脸,这次吵得天翻地覆。
最后还是听从妹妹的想法,最后父亲死在了冰冷的病床上。
同事说,“不忍直视,我以后宁可死也不插管。”
以前看《最好的告别》也写过人该如何面对死亡,在最后的时候,好好告别比全力救治更充满温情。但国人似乎都无法从心里接受这一点。即便是我,真的有一天到那个时候,我也无法放弃希望不去救人。
越长大就越明白,分别和死亡是人生常态,也是我们一生之中唯一可以肯定的一个结果。即使我们做好了完全的准备,这一生,也无法在死亡这件事上,做到毫不遗憾。
无愧易,无憾难!
(本文字数: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