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都挺好》里,有一幕让我深受感动:
苏明玉被苏明成打到住院后,所有人都来为苏明成求情,理由不过是:都是一家人,你要为他以后的人生考虑。这样的做法让苏明玉很伤心。苏明玉一开始并不想饶恕苏明成,她觉得苏明成应该接受法律的制裁,去监狱里反省自己的过错。然而,当石天冬站在她这边的时候,她心软了。石天冬说,不管明玉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他都支持她。
其实苏明玉要的,不过有人能够懂她,懂她多年来承受的委屈,懂她坚强的外表下其实也有一颗软弱的心,懂孤傲的她也需要有人来关心。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石天冬之所以能走进明玉的心里,是因为他拥有共情的能力。
什么是“共情”?
前几天朋友跟我说起一件事:她有一个高中同学跟她抱怨,老公总是很懒,家务活从来不做,她加班晚了回到家还得做饭,已经十几年了,一点改变都没有。朋友因为时常听到同学这么抱怨,所以她就来了一句,“你要是不想忍的话,那就离婚吧”。结果这话说完,倒引来了高中同学的不满,“你这人怎么这样,怎么能劝人离婚”“他人是懒了一点,但对我还是挺不错的,工资交给我管,对我爸妈也挺上心……”本来朋友是想安慰她的同学,结果却被对方数落了一顿,最后不欢而散。
一对夫妻聊天:
男:今天老板给我加薪了,每个月加了2000块工资,晚上去庆祝一下吧。
女:才加了那么点,还不够孩子去夏令营的费用,算了吧。
丈夫本来满心欢喜,结果被浇了一头冷水,顿时觉得灰头土脸。
其实上面的这两种情景,如果换个方式回答,或许会有不同的结果。
高中同学跟朋友抱怨老公很懒,朋友可以回答,“我知道这么多年来你听不容易的……”
而那对夫妻的谈话中,妻子可以对丈夫说“老公你实在太棒了,以后继续努力,争取升职加薪”之类的话,那么丈夫一定很受用,既可以持续加薪带来的快乐,又得到了家人的支持、鼓励和肯定。
这种说话方式,就是共情。
“共情”,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词语,它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它是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且能够理解或感受对方的一种能力。共情,通俗点说又叫同理心、换位思考。
很多人在安慰别人的时候,总是觉得不知如何下手,更有甚者,本来是安慰人,最后却适得其反。那是因为他们缺乏 “共情”的能力。
如何正确运用“共情”来安慰人?
其实当一个人在向你诉苦、抱怨时,最正确的安慰人的方法是让对方知道:我理解你的感受,我认同你现在的心境,我不会马上告诉你该怎么做,但我会陪你一起沉浸在你的情绪里,我想告诉你的只有:我理解你。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帮助对方更能接纳自己,建立自信,而且还能加深双方之间的关系。
共情,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其实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你要通过你的语言、你的动作、你的表情,来传递给对方你“理解”的心情。
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共情的转化效率。
比方说,当你在听了对方的倾诉后,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很累”“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这段时间你应该经历了很多事吧”“你能把这些告诉我,谢谢你对我的信任”……
而在肢体上,如果关系亲近的话,可以用拥抱、抚摸对方的背部来让对方感到放松、被接纳和被安慰。
切忌避免将消极的情绪传达给对方,因为这会让对方更否定自己,从而陷入情绪的恶性循环中。
为什么“共情”会具有安慰人的力量?
这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当我们的大脑感受到另一个人的痛苦或情感时,会触发和激活我们大脑内负责这些行为的核心情感系统,这个区域主要由前脑岛、前扣带回以及杏仁核等大脑边缘系统的脑区构成,而这个系统,就是共情的情感神经基础。
当我们在体会别人的状态时,我们会把这些状态复制我们身上一样,产生情感复制。而这样的体验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引导我们想要采取措施来帮助对方减轻痛苦。
张爱玲曾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去体会对方的感受,才能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受,那样的做法。很多时候,当人们向你吐露心事,吐槽烦恼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有人教他该怎么去做,而是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陪在他身边,站在他那方,就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