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诗词大会的周边产品《豪放词》,顾名思义就是诗词大会的节目组选出一百来首豪放派的词,加以解释和鉴赏,然后做成了一本书。
说来奇怪,纯粹的诗词总觉得无趣,但是这本豪放词,却让我越读越上瘾。
我总结了两大原因:
一、对词的解释很透彻。
二、把作词人的背景以及作词时的遭遇,都了解的十分透彻,所以赏析部分非常引人入胜。
今天,分享两首我比较喜欢的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我现在看词,首先看韵,州、楼、悠、流、鍪、休、手、刘、谋。
这几个字韵母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因此读起来特别朗朗上口。
登上北固楼,满眼都是中原的雄伟风光,令我神思飞扬。千年以来,沧海桑田,多少朝代更迭的往事,都淹没在滔滔不绝的时间之河里,好似连绵不绝的长江水。
想当年,孙权年纪轻轻就统领千万大军,保卫自己的国家。天下的英雄也只有曹操和刘备是他的对手。难怪曹操也感慨生儿子就要生个像孙权这样的人。
第二首。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看韵母:溪、泥、蹄、少、西、鸡。
谁道人生无再少,最后这个少字和其它字韵几步相同也不相近,但是它符合平仄要求,那就够了,而且通篇每一句韵都一样,会有种话赶话的感觉。
清泉寺的旁边有一条潺潺溪流的小溪,溪水旁生着短下的兰草,它的幼芽浸在溪水里。我和友人在松间漫步,不知不觉天就黑了,时不时的还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
谁说人生的时光一去不复还呢?你看着门前的流水不是一直在向西流去吗?只要每时每刻都能充分的利用起来,又何必哀叹时光无情呢?
第一首是辛弃疾的词,第二首是苏轼的词。
第一首写要像孙权一样,年纪轻轻就创立事业,虽然孙权的事业是继承父兄的,但毕竟是年纪轻轻就保家卫国了。
第二首写不要整日哀叹时光一去不复还,而是要把握眼前,争分夺秒让每一分钟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不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吗?
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一天夜里,蔡澜乘飞机旅行,突遇气流,飞机颠簸不止。
旁边的澳洲人死死抓住扶手,浑身发抖。蔡澜却端起酒杯,细细品尝这红酒。
澳洲人问:老兄你死过吗?
蔡澜说:我活过。
当然,那一班航线,最终稳稳的落在了目的地。
一个真正活过的人,才是不惧死亡的人。
不要想万一怎么样,而要想,我应该在短暂的时间中,做些什么,才能不虚此生。
那天,我第一次见识了一天读一本书的大神。
她之前写讲书稿的时候,真是每天读一本书,而且通常能读三遍左右,他说他一分钟能读2000~4000字。一个小时读十万字的小说,不再话下。
读完还能记住情节,画出整本书的脉络,写出符合要求的讲述稿。
接着她又说,他当天的工作量,是读了两本书,写了8000字,还开了2小时剧本会议。
不错,她确实是个编剧,货真价实的编剧。
据她所知,有些全职网文作者,一个来小时就能写8000字。
对此,我虽然有点怀疑,但是3个小时写8000字,是毫无悬念的。
因为,我2个小时,都能写4000字,还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我想说的是,要每个工作日都保持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才能保证每分每秒你都创造了最大的价值,这样才不虚此生。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