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2018秋冬岁月就这么悄然地过去了……
这半年,是我过的最漫长的一段岁月,因为它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和一群陌生的人一起生活和工作。于我而言,是难熬的,好在,因为工作,每天又都过的很快;因为总监,我在这个陌生的地上备受关照。一切才显得没有那么难。
今天是2018年12月31日星期日,明天2019年元旦就来了,2018年就真的结束了。
……
七月份来开封报到,八月份开始上班,不过四个多月,但是却觉得来了好久好久,久到暑假之前的事情是好久之前的事情。
2018的春夏,我在山西运城,在百合花教室,和一群叫做“百合花”的孩子度过了六年小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圆了我们彼此相依相守的梦,也圆了了第一个小学六年的梦,从此“百合花”三个字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词汇,被深深刻写在我的生命中。
暑假毕业旅行结束,那一段教室“百合花”的时光就真的宣告了结束,故事中的那些人和事都慢慢地被我们珍藏在心底的某一处,不知为何,总是不想再被提起,而我作为曾经这个故事中的一员,也开始“功成身退”。
毕业典礼上,我哭着说:“多少次,我期待自己可以做到:缘起,相濡以沫,缘灭,相忘于江湖。但那只是期待,当离别真的来临,又有几个人真的能做到潇洒自如?”那一刻,那样的场景中我是做不到的。时间真的是个很厉害的家伙,四个月过去了,岁月不仅让我学会了“在一起时相濡以沫”的情怀,也让我学会了“离开后相忘于江湖”的豪气。
想念依然有,但是更多的是祝福,深深的祝福。
……
2018的后半年,我来到开封,在求实国际和一群年轻的老师开启了另一种不同的经历,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
带着一群人做一件美好的事情,然后借由这样的事情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人的一生应当不断地追求、奋斗,然后抵达自由,这样的自由不是庄子那样的无忧无虑,天马行空,逍遥自在呢,怡然自得。
那么自由到底是什么?
浮士德在临死的时候说:“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但其实浮士德的追求是充满痛苦的,可他却感到幸福,是的,对于他来说,幸福不是追求到一个什么东西,达到一种什么境界,而在于追求的过程,因为追求的过程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也许这样的生命就是自由的。
我们成不了伟大的人物,但是那些足够伟大的人物可以成为我们生命里的光,让我们看清前行的道路。
在这样的一种对生命的理解中,我踏上了另一段征程,开始我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
一、
2018年7月中旬,是我第一次在美丽的松山湖见到我即将合作的团队,一群有朝气的年轻人。一周的共同学习和生活,让我对眼前的她们多少有一丝了解,分开后,我写下了给他们的第一封信,写给她们的,也是写给我自己的。
与你同行,成就彼此
亲爱的小伙伴:
一周前,再飞往深圳的飞机上,我写下了2018年下半年的第一篇随笔,我说,在对新团队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怀恋中,我将开启新的征程,开始新的工作。
是的,遇见你们,是我教育生涯另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对你们有着深深的期待,如同对我自己的期待是一样的,怀着各种复杂的情绪,我在美丽的松山湖见到了你们。而就在一个小时前,我和你们一起“披星戴月”地离开宾馆,和你们一起来到机场,只是为了看着你们离开。我不善表达情感,但我知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一周的相处,你们已经走进我的生命,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将彼此影响,成为彼此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一起同行,相互成就。
我和求实国际签署合同的那一刻,我首先想到的是,求实国小会有一个怎样的教师团队?将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是一群怎样的老师?是的,天下的孩子都是相似的,家长也是类似的,唯独每个学校的教师队伍因为年龄结构,因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观念,文化和思维习惯而有很大的差异。站在一个校长的角度来说,教师团队是决定了一所学校平庸或卓越的关键因素。
所以,当我和韩总监正式签署合同之后,聊的最多的是你们,她给我描述她眼里的每一个你们,或客观,或主观,但是都为我了解你们提供了一些机会,直到这次我见到你们,和你们的相处,我看到了一个热情又充满活力的团队,一个幽默又充满创造力的团队,一个年轻却有力量的团队……你们让我看到了希望,让我想到了在接下来的校园璃,教室里,该会有多么好玩的事,该潜藏着多少创造力啊!全课程的核心观念里的“游戏精神”需要你们通过自身的能量带给孩子们,让我们看到一个个在游戏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的孩子。
我还记得我第一天见你们时,我们九个人坐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我没有介绍自己,你们也没有自我介绍,我们就那么好像老朋友一样开始谈论,然后我就吧啦吧啦讲了两个小时,今天在想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好不专业,至少应该说一句,我是曹婷,以后工作中请大家多多关照,然后再开始我的“长篇大论”。哈哈。话多是因为我紧张,怕尴尬,好在现在我们开始变得熟悉,好在我们是在松山湖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遇见。
遇见你们,是我的幸运,你们之中多数都比我年轻,还有和我年龄相仿,在接下来的时光里,我希望我们以同龄人的方式一起交往,我会在我能力范围里竭尽所能帮助你们,和你们一起成长。如果你信任我,当你们遇到工作的困惑,不管是职业规划中的,还是教室发展的,我愿和你一起携手,倾听你的想法,给你我的观点,用我浅显的教学能力帮助你们,如果我也解决不了,我的身后还有韩总监,还有强大的全课程团队,我将为你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给你们最好的帮助。
我希望自己可以做你们生命中的光,是你们朝向卓越的桥梁,是你们成长路上的陪伴者,给你掌声,给你鼓励……而我自己也会因为你们的优秀或卓越,看到更好的我自己,成为另外一个崭新的自己。
你们知道吗,你们在我心里远比求实国小的孩子和家长更重要,因为我深深明白,所有全课程中那些美好的愿望,都是经由你们去实现,你们是孩子最直接的施予者,是家长最直接的驯养人,你们也是求实国小最直接的代言人,是全课程在河南开封的名牌,也因此,没有你们辛勤并快乐地劳作,我和韩总监畅想的一切关于求实全课程的梦想都将落空。
所以,我最重要的伙伴,让我们一起携手同行,在未来遇见那个最好的自己。
这几天,我不止一次地对你们说,我对我们的团队很有信心,因为我从你们每一个人的眼中看到光,看到这些天培训中你们每一个人那颗跃跃欲试的心,看到你们每一个人因为看到“光”而被点燃的生命状态,看到你们为了证明自己在漫漫长夜中自我修炼的坚定决心。人生只有一次,不负韶华,做一件美丽的事情,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受生命的尊严感。
我相信一年后,求实国际的全课程现场会我们一定可以惊艳所有人,创造奇迹。
未来,一路同行,彼此成就。
最后,再说一句,新人上路,请大家多多关照。
一周结束后,我回到了老家运城,再次回归到我之前的状态,读书,学习,修订教材,陪女儿。直到8月10号,我再次来到开封,在求实教业的大培训中再次见到她们,瞬间感觉在这个陌生的地方遇见了亲人。
在求实的那三天培训,第一天刚开始的表彰大会确实震撼到我,真的是拼成绩超级牛逼啊。但后来几天的讲座让我很难过,真心的不喜欢,一是我的价值观里和会场很多事情是相冲的,更为主要的是演讲者的很多东西对我来说也已经过时了,因为我曾经跟随过最牛的学术团队。三天会议结束后,我就后悔了,后悔来到这里,我害怕这一年自己荒废了, 但是离开对于我来说又是更难的一件事,我害怕辜负韩总监,她实在是对我太好了,好到我不忍心和她说出我的难过,所以即便难过我还是决定留下来。
培训结束,接连下了几天的倾盆大雨,在家休息了几天后,我带着女儿来到了求实国际学校,女儿开始了“求实国际的夏令营”,从此女儿对夏令营的概念开始模糊。
十天的夏令营之后直接开学。
其实我是懵的,因为夏令营我很难和老师有见面的机会,所以匆忙中在开学前一天召集了部分老师第一次正式的见面。
对于新学期,作为一个“新人”,我一定是有很多期待的,无论是对自己的这个岗位,还是对我眼前的同事,以及每一个班主任身后的那一间间教室。
第一次在求实国际和语数英老师见面,我的主题是“如果还有时间和机会,我们要创造一个怎样的故事?”那一天我讲了很多,讲了团队文化,讲了教室,讲了教师专业成长,讲了学生发展,讲了全课程……但是我知道,没有几个人记在心里,除了那些极个别的可能影响绩效工资的项目老师记住了。
然后就匆匆忙忙地开学了。
二、
我是一个既来之则安之的人,开始上班,便全心全意地把精力用在了工作上。
所有的开始都是永恒的,九月开学宁静而热烈,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教室忙碌着,做着这种准备。
就那么看着,不说话,拍拍照,就十分美好。
我本是一个很强势的老师,但是自从来到这里,我开学学会等待,学会接受,学会观察,学着从一个领导者变成一个帮助者。
开学第一周,老师们很忙,我每天在学校的生活就是研究教材,梳理课程,看书,去教室转转,以备老师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开学第二周,教室各项工作已经稳定,让人欣喜的二三年级。同时我给自己制定了每周的周计划,把时间统整,留下时间可以用来听课,同时语文教研开始,但是遗憾的是没人邀请我听课,尴尬。
开学第三周,一年级教室也已经秩序井然。我们团队教研正常,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固定教研时间,也开始陆续有老师邀请听课,并且很欣喜老师的课堂。
开学第四周,每一间教室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节奏,大家每天各种忙碌,各种开心。教研开始往前推进,一些全课程理念下的“微课程”也开始慢慢推进。
而我每天就在悄悄地观察,看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教育的细节感动,为每一间教室的丰富而欣慰。
十月第二周,是ISQS全课程首次开放周活动,也是我第一次在求实国际组织活动,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那一周是我精神高度愉悦的,我喜欢这样一种状态,所有人都在创造性地工作,为一件美好的事情而努力。虽然老师们之前从来做过类似的事情,有压力吗,当然有,但是我更多看到的是老师眼中的光芒,是老师心中涌动的热潮,是的,每一个老师内心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把美好带给孩子,把舞台给予孩子,让孩子去展示,去呈现,去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成就。
那一周,在每一间教室都能看到孩子们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可能缘于孩子们希望在家长面前表现出最好的自己,但我更多觉得是孩子们对舞台的一种向往,人总是渴望被看见,渴望被认可,渴望被表扬,渴望成为焦点,于是所有孩子都很卖力,那种生命力才应该是一种常态。
只有重压之下的完美呈现,才会给予老师更多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才能真正自杨老师的生命,让老师愿意去做更好的自己,把更多美好的事物带给孩子。我深深地认同并奉行这样的理念。
开放周,我们安排了家长走进教室听课,欣赏孩子们的作品,走进礼堂欣赏孩子们的课程展示。
求实国际离市区很远,所以家长很少有机会来学校,更不用说看到孩子课堂的状态,那天我游走于每间教室,看到家长伸长脖子,专注地听老师讲课,内心还是很感动的。
我们做教育,肯定会看到更好的教育生态,知道有更好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我们总渴望把我们认为最好的带给孩子,带给家长。这是每一个做教育者都有的一种想法,但还有一面需要我们考虑的,就是我们的家长需要什么。
来开封这么久,听了很多,看了很多,慢慢知道,在升学压力的趋势下,家长难免会有不安全感,会想要知道孩子在学校到底是怎样上课的,全课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们打开教室,让家长走进,一是希望消除家长的不安全感,另外一点很重要的是希望家长重新认识全课程,游戏是手段,指向孩子的生活,是孩子的发展。
两节课后,我们走进大礼堂,观看孩子的课程展示,内容是我们开学一个月内的学习内容,我本身设想的开放周的课程展示更多元化,但各种限制,于是就成了一场“诗会”。因为彩排过几次,所以最后一天呈现出来的还是极为震撼的,因为它区别于以往的文艺汇演。
这是我最紧张的一次“演出”,只因为很多事情我是不可控的,开始之前,我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整合PPT,开始之后一直害怕哪个环节出问题,就那么提心吊胆,但是看到台下家长眼中的“光”和刷爆了的朋友圈,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无疑,开放周活动是成功了,它点燃了老师,也获得了家长的认可。
……
再后来,听课,教研,读书,再听课,再教研,从最早聚焦于单篇课文的教研到聚焦一个主题框架的教研,成了我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
三、
生命需要看到光,于是十二月的前两周,带着老师们外出学习。
十二月的周三,我和三个语文老师去了运城,参观了我之前的学校,同时也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深度语文会议。
离开的这半年,新港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老头带着大家研读教材,啃读哲学,那些看不起眼的文本,都开始变得不太一样了,到运城的第一天晚餐上,老头就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节课,也让我意识到在之前的两个月里,我对部编教材教研上的疏忽。也是那一天,老头把“思辨”这个词第一次被带入我们老师的生命中【这也是我想让老师参加深度语文会议的目的】。
第二天我带着她们三个在新港待了一天,听课,教研,观摩演出。
晨诵时间我去的是一年级的教室,听了一节晨诵和语文课,上晨诵的那个老师应该是原来新教育的,她的晨诵课干练而活泼,20分钟,教室里的孩子都极其专注,是理想中晨诵应该有的样子,我多么期待我们的老师也能上上这样一节晨诵。
第一节语文课去李竹教室听李竹的语文课,我一直都很欣赏李竹的课堂,教龄不长,但课堂很老练。他上的是一年级课文《大还是小》。朗读、识字(字源讲的很通俗)、提取信息、与孩子生命打通,处理地恰到好处。裴玉说这才应该是课堂该有的样子,我们有时候课堂过于随意了。
后面的三节课是新港的大教研(作文教学),是老头专门移到周四为了让我们参加(也可以理解为向我显摆一下)。但开学两个月的教研,效果明显。
下午带着老师们参观新港的午读,这是我在求实国际欠老师们的一个时间段,所有老师都和我申请孩子们应该每天有一个固定时间来阅读,但是我们一直都做不到;接着去看了看艺体课堂,乐器课,舞蹈课,体育课……让我觉得变化最大的事体育课,去年我每次去操场,多少能看到有老师懈怠,但这次过去,操场那么冷,但是每个老师都极其认真,孩子们更是全情投入。
一天结束,大家感概颇多,是的,新港不同于求实国际,很多东西都不一样,。而那句“我们欠孩子的太多”让我看到了希望。
对于新港,这个我曾经待了十二年的校园,我有着深深的敬意。
后来的三天里,我们到运城国际参加深度语文的会议。
从运城回来后,在学校没待几天,和全课程一到三年级的老师去长沙参加“我们去寻找一盏灯”的全课程研讨会,研讨会集中在周六周日两天。
于我而言,一是我希望通过村长和常校的讲述或分享,明确全课程未来的方向;二是了解其他和我们同样性质的全课程学校大家的课程实施情况。
两天的时间了,无论是课堂还是老师的TED演讲,都呈现出不同学校的全课程风貌,当然求实的全课程可有着我们自己的特色。
这次代表求实国际全课程分享课例的是裴玉和姜楠两位老师,都是我极其看好的,有创造力的老师。
结合全课程读本编排上横向和纵向的相互交织,即:横向单元主题的枝蔓勾连,彼此呼应;纵向的螺旋上升,层层递进。我们选择一二年级同主题“我”(一年级的《我是一个棒小孩》单元和二年级的《做最好的自己》单元),在不同年级如何进行单元主题教学。
课程扎实而具有穿透力。哈哈,这个自我表扬啊!
第一个老师没讲完,常校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求实国际对全课程的理解力最强,课程思路翡翠清晰。”
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似的,心在那一刻不是雀跃,而是稳定。这几年来我知道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力、把控力,多少是有的,但毕竟没有这样被放手带过团队,内心还是会有各种担忧,但这次的分享告诉我,告诉我们,我们走的路子是对的,虽然过程中的辛苦我们大家都很清楚,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前方的路。
我最感兴趣的是师父的课和讲座。
早上第一节是《夏洛的网》的开启课,结束后我这样写:
如何通过一节课,把孩子带向一本书的精确细读?
今天早上,全课程研究院,北京赫德中方校长常丽华老师和博才拓维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们一起开启了《夏洛的网》的开启课。
课堂开启,小朋友们借助图片回顾故事情节,也让在场听课的老师对《夏洛的网》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中间,通过核心问题“这本书到底是什么打动了你?”的讨论,指向主题:不同的生命创造的价值;通过不断追问“谁是这个故事的主角”让孩子们了解,成长变化着的才是主角,引出主人公威尔伯的成长史;通过辨析“当威尔伯遭遇孤独时,为什么夏洛一定会出现?”以及“如果没有夏洛,威尔伯的结局会怎样?”等问题,启迪孩子,成长从不来都是自己的事情,而你的梦想,就是你的“夏洛”。课堂结束,再次回归到核心问题“这本书到底是什么打动了你?”指向文本主题。
整本书共读中,开启课不同于过程中的推进课,更不同于主题讨论课。传统意义上,开启课都会简单地从封面,作者,故事梗概等把孩子引入文本,而常老师让孩子通过图画回顾故事情节,然后从故事到主题,再聚焦主人公,以及与主人公威尔伯有密切关系的夏洛和坦普尔顿,最后通过夏洛临死前和威尔伯对话的描述,再次回归到主题:不同生命创造的价值。是对传统意义上整本书共读开启课的一个颠覆。
而最了不起的不是课程的设计,是常老师整个课堂的姿态,一个小时的课堂中,常老师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孩子,围绕“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每一个孩子参与课堂,不仅让孩子觉得安全,也让听课的老师觉得舒服。
在常丽华老师的课堂上,文本本身,教学目标,课堂设计都是作为一个“背景”放在老师身后的,而课堂就是聚焦孩子,通过和孩子对话,引导孩子聚焦问题,让学习和思考发生。
下午第一个讲座也是师父的,关于全课程背景下部编教材的使用。基于讲座的内容,我做了梳理:
温儒敏教授说:大家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着把新教材看作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与蓝图。教材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当然也会提供某些教学的框架与导向,但学情不同,用起来也应当有各自的发挥,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
部编教材强调强调生活背景,强调海量阅读,强调主题延伸,全课程读本的大主题单元教学和项目式学习是进一步对部编教材的补充和阐释。
全课程试验校和联盟校如何在全课程理念之下更好地实施部编教材,下午报告中,常丽华老师给出了三大策略,建立教材目标系统;提供教学快捷方案;教材读本紧密衔接。
1、建立教材目标系统,常丽华老师从记忆层面、理解层面、应用层面重新对课标进行详尽解读,从内容上,邀请名师名校反复教研、斟酌,提炼完成目标删选;从层次上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程度,提升学习的效率;从类型上依据课标,根据日常需要分清语文教材的具体知识点。
2、 提供教学快捷方案。全课程研究中心老师联系目标系统,简化单元,重构部编教材,并且给各实验校和联盟校提供具体的教学方案,教学PPT,课文录音视频,教学实况指导等……常丽华老师以北京赫德拼音教学为例,描述了赫德一年级拼音教学的实战经验。
3、教材读本紧密链接。常丽华老师根据开封市求实国际全课程团队提供的部编教材和全课程读本的整合方案,从低段的聚焦大主题+朗读和识字,到中高段的部编教材+整本书共读,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思路,如何尽最大可能性地让教学资源更有价值,让教学空间更加自由。
除此之外,接这样的一次讲座,常丽华老师再次给老师们呈现了北京赫德一年级“动物”主题课程的突破,指出每一个文本,都是一扇窗,把孩子引向广大的动物世界。动物单元聚焦动物本身,从儿歌《小鱼》延展到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从儿绘本故事《蜗牛》,延展到昆虫类动物,从《什么飞过青又青》延展到鸟类动物,从《我想有个宠物》延展到关于宠物的项目式研究上,对如何在一年级进行项目式学习给大家提供了范式以及思考的方向。
项目式学习是深度学习的一种,如何在共读一本书的基础上做项目式学习的开展,实施和推进,很快也将成为全课程中高段的方向。
常丽华老师对就全课程背景下部编教材如何实施,以及如何在低段开展项目式学习给老师们做了清晰、务实而深刻的报告,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全课程老师更加清晰全课程的方向,同时对孩子眼前的阶段性目标达成和全面发展找到了契合点。
在长沙的分享交流无疑对于我们这样的全课程联盟校是必须要有的,它如同一盏明灯可以照亮老师前行的方向。
回程的动车上,我和各年级的老师把下个学期的方向说了说,把课程框架也做了梳理。
每一次聚会都会让团队向前跨出一步,每一次碰撞都会衍生出新的想法。
四、我的女儿
因为我工作的调动,女儿暑假之后也和我一起离开了原来的学校,转学到求实国际。
开学没几天,新环境的新鲜感没有了,女儿开始吵着要回运城,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就像到现在她依然会想念小海螺,依然想要回去,但是不会因此和我闹腾,倒是让我对这个小姑娘多了一份小小的敬佩。我爱我曾经的教室,但是我尊重妈妈的选择,虽然是不得已的。
四个多月,女儿已经完全适应了在这里的学习生活,在这里,她失去了之前的很多舞台,每天更多的时候是在“知识的海洋”里艰难地遨游,很痛苦,但是她又没有显现出反感的情绪。
我记得开始上学的那会,数学的口算,语文的拼音就是女儿的一大关,我焦虑过……但好在在我们俩的共同努力下,现在两个方面都在不断地提高。
我对女儿的成绩没有特别高的标准,从不苛求她一定要怎么样,只是说,人是环境的动物,不能单纯地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需要存在感,需要成就感,而这些是我无法给她的,是需要她通过在群体中努力才能获得的。
求实国际能给女儿的舞台不多,她不能如她之前去展示她的口风琴,她的轮滑,她的足球,她的歌唱,她的舞蹈,甚至于她的朗诵和表演……所以她需要在课堂上来证明自己,需要在语数英的学科上证明自己。
无数次我看着她苦思冥想,自己做数学测试题,我没有心疼,相反会觉得这是她人生经历中最美的一个瞬间,努力必须是她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词汇。
这四个月,她的数学口算速度和质量都有所提高,语文书写能力也在不断地加强,这些曾经在一年级几乎不怎么训练的东西,这半年全都拾起来了。
因为我在这里任教,所以女儿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自信和傲娇,这是个好事,同时也是个坏事,但我依然觉得这对于一个孩子在童年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安全感是必要的。
所以这几个月,她在这里是开心的。
成长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美好的,不美好,开心的,不开心的,痛苦的,幸福的,激励的,挫败的……只要是自己的,都是需要自己去经历的。
走过的很多年,以及刚刚逝去的这半年,我经历过了,我痛苦过了,我欢乐过了,追求过了……在2018的年末,回望曾经走的路,这一路是充实的,我是“活着”的,这就够了。
什么是“活着”?只有拼命去追求并努力实现自己生命的人的一生,虽然会痛,但这样才算得上痛痛快快活着的人。
最后一段话送给我的团队:
没有完美的教育,只有追求卓越的团队,我们在努力朝向。
有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我深刻地认同这样的理念,唯有愿意,唯有渴望,唯有一个人内心觉醒,唯有一个人真切地理解生命是怎么回事,唯有你想成为别人寻找的那盏灯,唯有你渴望成为那个最卓越的自己,唯有你真的希望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人,那么美好便为你而来。
我亲爱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由,但是在抵达自由之前,我们都得忍受黑夜的痛苦和焦灼,以及漫长等待。
再见2018,你好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