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关注我吧】
一直以为,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风景和人,缺一不可。而人,是很多游客最容易忽略的。很多人的旅行只是为了收集风景,风景越多越好,一咕噜装进手机,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说好的出来放松,过慢节奏生活,其实节奏反而更快,心也更累。
我们回来之后跟朋友说那座城市怎样怎样,其实说的只是那座城市的躯壳,那只是明信片里的城市。出发前明明不是这样发誓的。
一座城市,拥有什么样的人,就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去那里旅行,对我来说,跟人打交道,或者说观察他们的生活,是最有吸引力的。
我们真正费心做的也是最轻松的就是观察当地人的生活、习俗,融入他们的生活图景里。民众的性格和感情才是一座城市的性情或灵魂。如同马尔克斯说,了解那座城市的人们怎样生活,怎样相爱和怎样死去,才是旅行的意义。
从在马路上、茶园里和广场上的观察看到,成都人闲适、热情、爱阳光。成都很多茶园,只要天气不是很恶劣,茶园就会坐满人,打麻将,喝大碗茶,聊川剧等等,悠悠然的,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在马路上问路,对方会很详细地给你讲解路线,完了还问你记住没。
来成都的第三天,终于出太阳了,坐地铁到天府广场站,一出来,心里特别感动。并非看到了绝美如画的风景,而是看到了晒太阳的市民。冬天的西南城市,冷起来也很吓人。阳光,成了所有人期待的“神”。
在太阳底下,成都可爱的人民就这么在偌大的广场上坐了一天。我跟昌哥也在天府广场逗留了半天,拍了很多照片,希望这些照片能够成为简单了解成都人的窗口。
正午时分的天府广场人潮涌动,冬日的阳光晒不痛,也不扎眼,暖暖的,很舒服,就像龙哥说的“初恋的感觉”。他们坐在一起聊聊天,看看书,吃点东西,或什么也不做,就在天赐的暖冬里消磨时光。
不管你站在桥头还是倚在窗口,你都是别人的风景。这一天,阳光明媚,很多人都出来晒阳光。
赤发美女应该是特地化了妆出来拍照的,因为她们换了很多个地方拍,也换了很多个姿势。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我要拍他时,他奶奶很配合地要他看镜头做动作。拍完了他奶奶抱着他,要他说“谢谢叔叔”,他还真的很羞涩地喊我“叔叔”。
这位女孩看到我站在她面前拍她,还很友好地对我微笑,并且毫无拘束地摆各种pose。
这两位应该是藏族兄弟。四川靠近西藏,并有西藏驻川办事处,所以藏民相对来说还是挺多的。我搞不明白这位仁兄的眼神想表达什么,但我知道他是盯着我看。
小女孩和她的妈妈也是藏族人家。很多人,都是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看着别人玩。
如果,我能跟一位心爱的女人从年轻走到白发苍苍或者秃顶,那么,我会觉得,这是我一生最成功也是最幸福的事情。
阳光下看书的人们,不知道看着看着会不会睡着?
广场上的保安大哥,不管是坐在四个轮的车上还是站在两个轮的东西上,都很自在,满广场转来转去,还很热情,不管谁来问路,都会跟你道个明白。
等车的女孩边吃雪糕边评论雪糕。都说女生是一种既耐寒又耐热的生物,果真是。
这就是我眼中的成都和成都人,闲适、热情、爱阳光。还有其他性格,但不再此文讨论中。
旅行回来后,我补充写道:“所以,旅行是私人的事,而不能是集体行为。因为只有一个人或二、三人(这不算集体),才有时间、感触和心思去打听这座城市的过往、现在以及未来。这在他人看来是无聊,是浪费钱。可这个世间舍本逐末的怪事层出不穷,我们无须做出惊讶的姿态。”
我们,不能因为生活原因,就把自己打造成吃快餐的集体人。如同我们因为工作拥有了集体户口,但那毕竟不是我们最终想得到的一样。
温特森在《世界和其他地方》里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总是在自由和归属之间挣扎,那是条窄径。有时候我会为了得到归属而牺牲掉自由,但更多时候我已经对归属放弃了一切希望。”
在成都,我是个异乡人,说不出归属与自由之间的联系。或许,我没有归属,所以,每一次的出走都是为了自由。又或许,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找到一种短暂的归属感,它随时消逝,那是内心深处最敏感的渴望。
只是,看着别人在你眼前真真切切地生活,总是倍加羡慕。
成都已经写完。成都之后,我们去了青城山和都江堰,下一篇主要讲这两个地方的景,以图片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