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与面子》

1.脸非脸

“脸皮厚”,说的绝不单单是我们皮囊之上那张脸的厚度,而是中华文化中“道德”的另一种解读—没有了道德感。

2.没脸见人,没的便是纯良的道德

我们常说“没脸见人”,它深层的含义说的便是道德上有污点,易受前夫所指。

3.面子取决于社会资源的多寡

“看我的面子”,可以这样解读“给我这个和你相当的社会资源的人一些人情,让一让资源少而处于弱势的第三方”。

4.给面子,看得是社会地位

一个能给他人“面子”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他的社会地位比“要面子”的那个人高。

5.病态的成功—要“面子”,不要“脸”

为了所谓的成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高的社会地位,有的人可以完全舍弃“道德”,即“不要脸”。

6.失败的人生—没“脸”,没“面子”

有些人为了社会地位,而不顾道德,但最终一无所有,众叛亲离。

7.坚守的人生—没“面子”,但有“脸”

有些人哪怕终其一身都没有社会地位,但只要他恪守道德准绳,那他的人生便有意义。

8.奋斗的人生—用“脸”赚“面子”

有些人即使暂时缺乏社会资源,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良好的道德,一直在努力,不曾放弃。

9.精彩的人生—有“脸”,有“面子”

有些人既有崇高的道德,又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于是他们的人生注定精彩。

10.温情的人生—有“脸”,有“面子”,还乐于“给面子”

最有人情味的人,是那些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又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乐于给弱势群体分配资源的“有脸面”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情与面子》| 郑学解读 《人情与面子》| 郑学解读 关于作者 黄光国,资深心理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心理学博士,...
    鸭梨山大哎阅读 4,711评论 0 4
  • 关于作者 黄光国,资深心理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心理学博士,创办台湾大学心理学系。 核心内容 1. 面子的本质,是社...
    草马束木阅读 5,161评论 0 0
  • 几句话概括这本书 人情是啥?面子是啥?人情和面子怎么发挥作用?本书用社会学术语给你定性定量的讲一讲~ 感想 在阳志...
    ericazhan阅读 6,086评论 0 5
  • 1.要明白知道一个东西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2.从小就该培养的品质:(1 留意观察,在生活中对于新鲜的事...
    幻无名阅读 10,328评论 0 4
  • 有些东西 有些记忆 早已深埋心底 许多人 许多事 也只是偶尔提起 曾经 充满了一天生活的那个人 终究成为了彼此的过...
    JY宇7阅读 1,01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