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仿写
这是前段时间的一篇类似仿写,有类似经验的人一定很有感触!
人生没有排行榜
以前我喜欢写文章,但是却没有设立主题的习惯,总是写到哪里是哪里,开心就写不开心就会到此为止,最后也会不了了之。
这篇文章也是我在写作上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我知道自己要写的是什么,以及我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写的文章。
今天将要表达的主题是《人生排行榜》。
01 引出主题
从小到大,无论是成绩、学习还是工作、社会地位还是财富,其实或多或少我们都会了解到“排行榜”这个词,用通俗一点的词说就是比较。
以前我也喜欢用排行榜,尤其读书期间,每次排名一出来,比别人考的差内心就觉得非常不是滋味,甚至觉得比别人低一等,我不知道为什么一次成绩考试会上升到决定你的人格甚至是你在这个社会中活动空间的大小。
我一直不是很轻松,因为决定我轻松的活动是能够在排行榜上比别人优秀,那样我会带着笑意并且毫无愧疚的睡上一晚上,如果不是这样那我将会带着一种愧疚,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可是我知道大部分时间我是被束缚着的,因为我只能在自己心中或者他人心中的排行榜中肯定自己。
其实这种排行榜的方式让我从小养成了一种思维就是:别人的优秀就是代表你的不优秀。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习惯和别人对比?并且还觉得如此惯性却不不自知。
02 排行榜思维的起源
仔细回忆,读书期间我习惯和自己对比,所以即便考的没有别人好但是只要自己进步了我还是会给自己一个拥抱,原来我以前是知道拥抱自己的。但是为什么还是在排行榜的洪流中迷失了自己。
因为你的成绩代表父母和亲人的面子,所以成绩没有别人的好他们就会觉得没有面子。
老师会说:你在原地就是你不努力,拖了整个班的后腿,这样我们班很难评上优秀班级;
家人会说:你一定要向前看啊,因为这关系到你以后的命运,你只能向更加优秀的人学习。
当时还很小我不能去辩驳什么,后来慢慢长大到中学甚至是高中,我已经习惯这种排行,当考的不好的时候我选择的方式是逃避,逃避曾经优秀的圈子,因为我觉得它们都是成绩很好的,我没有脸进入那个圈子。
长此以往,我习惯了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然后只能在背后默默的擦眼泪,这种思维一直随我到了我工作期间,一直很难在学习或者工作中有起色。
很多时候甚至不相信自己值得最好的。我似乎很久都没有感受到相信的含义是什么了。
03 吴昕和我
综艺节目《我们家那闺女》中吴昕痛哭时候的描述,总感觉内心有一个魔咒,让你无法真正的走出来。
她的魔咒是快本,而我的魔咒是排行榜。看到她哭的样子,似乎也看到了那个躲在墙角的自己,那种委屈和她一模一样,太真实了。
她最怕的一句话是:“这么多年,怎么没有一点长进。”而我最怕的一句话是:“无论你多么努力怎么总是比不上人家啊,人家的考试可是只学了一周呢?”
她在快本中只能当绿叶,开始的时候只能说四五句台词,到后面即便改变风格去变小丑也没有人喜欢。这和她以前成绩好,家庭优渥,被周围的人羡慕是形成鲜明的反差的。
其实这是一种最大的伤害,无论你多么努力都不能比上别人,也都很难让别人认可你,你必须融入进去,在专业水平上你觉得无法融入就只能用一种讨好的心理去面对,其实谁知道那多么难呢?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吴昕是谦逊的,这种谦逊夹杂着一种讨好。
而我甚至只能在我的人生中当配角,小时候成绩还是可以,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奖状,也没有当过班干部,因为家里没有交稻谷,仅此而已;
四年级我成绩也还可以,没有交稻谷,但是当时的班主任却给我发了一张奖状,这个鼓励对我来说是重大的;
五年级,母亲离开,全校组织给我捐款,当我拿到捐款时我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从此就被贴上了同情的标签,你也似乎感觉欠了别人的债,不敢买新衣,也很在乎别人的眼光。
一直以来很多邻居亲人给我们家送东西,虽然我感受到一种恩情,但同时我却觉得内心的压力巨大,甚至是压力大于恩情,也没人告诉我改怎样排解这种压力,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样对待这种帮助,他们说的很多的话是别忘记了我们的帮助哦。
其实也许他们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我却非常认真,因为馈赠的人可以玩笑,可是接受的人如果还不认真那他们又会怎样呢,一直到我工作。
五年级开始我当了劳动委员,这个职位主要带头劳动,没那么耀眼。
我多次获得学生和老师的赞美,我去帮助每个同学,不多说话(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说话,即便说了别人也不一定会认可),我自己想象我在别人心中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只有自己知道那种感觉像是一直沉重着,现在都还有很多人说为什么你的脸很沉重,其实我想应该是从小就是这样的。
我也渴望那种耀眼的光芒,可是我是不可能获得的,你不值得,我觉得周围的环境这样告诉自己。
劳动委员一当就是8年,直到大学我想突破,于是进学生会,可是我并未选择其他部门而是进入文建站,如果前期是一种感恩,大学可能就是一种习惯和熟悉。
之后我们班的班长和学习委员因为要转走,我竟被破天荒的推选为学习委员,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要推荐我!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被认可,所以我开始了另外一种人生的体验。
回忆了很多,也许有的人觉得这和排行榜的思维不明显,可是仔细思考其实都是一种比较的思维。
04 排行榜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自己
无论是我还是吴昕都不是在和自己比较而是和别人比较,都是用别人的优秀否定自己,长期的自我否定已经让自己从骨子里透漏着一种自卑。
当你拥有了这种“排行榜的思维”之后它会渗透到你的各个方面,感觉无孔不入,时刻提醒着你你有多么差。
这种比是没有尽头的,因为无论你处在什么位置,总有比你优秀的人,而拥有了这种思维的人却只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甚至在工作之后会严重影响你是否能够适应这个环境,你也不会觉得是在为自己活,如同行尸走肉般,总想着逃避,不敢真正面对。
我也是直到今年才发现自己怎么感觉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不管在你以前多么对的决定,其实貌似都是在活给别人看,而不是活给自己,所以我也总是很难找到自己的主心骨,一直漂浮着。
我和吴昕以及大部分同样自卑的人一样,都有着比较思维,并且比较之后还不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甚至还不放过自己。
其实排行榜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觊觎那个排行榜榜首的位置,把它当做证明我们是有价值,证明我们是优秀的人唯一合法通行证,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外界的认可。
错的是比完之后我们不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甚至还不放过自己,所以我们不断的自我攻击、自我否定,以为只有不断去寻找这些缺点不断完善才是达到那条道路的唯一途径。
所以我们总是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即便发现这个平台不适合自己,也不敢怪别人而总是从自身上找原因。
心中抱有一种想法就是我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变好的,因为这个平台别人都能做好,可以证明平台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像蜗牛一样往前走,进步了一点也会认可自己,这时总有另一个声音在告诉你:“你也太容易满足了吧,你看一下别人比你优秀每天都还是很努力在奔跑哦。”
于是我们又开始做好了准备的状态一直往前,就这样循环往复着,是一种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没有轻松可言,甚至有时候感觉偌大的世界,看着没有你的条件好的人都如此潇洒,为什么就感觉自己没有一个可容身的地方呢?
这是我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状态的描述,现在回想起来这确实是人生一种说不出味道的经历,所以我能够理解吴昕,那种状态是我曾经无数次对自己说过的,看到她哭的样子有种莫名的心疼。
现在我想问她:“这一次打算离开快本是你原本真的想离开,还只是因为你们已经到了10年签约期这是一个契机呢?
如果你们的签约是15年甚至是18年而你在10年的时候,你已经被那种因为要不断与别人比而导致被自己自卑的情绪折磨的非常痛苦的时候,你会果断甚至义无反顾勇敢无悔的选择离开吗?”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在问我自己,当面对一个环境让你不断失去自我的时候你会选择离开吗?
05 迷失之后找到自己
我想现在我会明确的选择:会,因为不是每个坚持都能获得成功,有时候能够抛开掉那些所谓的排行榜其实放弃也是一种止损,因为我不需要再去用把自己心力掏空的代价,去换取别人眼中的“排行榜"。
我还会对自己说:“人生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左右之分,而即便存在排行榜也是记录我自己成长的排行榜,与别人无关。”
有一天我做梦:梦中我一直在往回跑去寻找一个人,远远的看到一栋非常高贵的城堡。于是我走进去看到了一个背影,她在祈祷,走近一看轻轻的拍了一下她,她优雅的回过头来,原来是另一个自己,她高贵、有修养,还拥有较好的容貌,一看就是公主,还有一个帅气的国王用一种爱的惬意注视着她,用两个字形容:幸福。
她给了我一个拥抱,轻轻的对我说:“亲爱的,你终于找到了自己,其实你自己就是你自己最大的财富啊”。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不过这是欣慰和幸福的眼泪。
于是我睁开了眼睛,起床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了一下,原来自己的微笑也是很美的。
最后我想用李静睿的《愿你的道路漫长》中的一段话对自己和吴昕说:
“每个人的心都有这么多房间,房间有大有小,房价有高有低,每个房间中,却还好只待了那么一个人。
在这小小的王国之中,只有一个国王,一个公主,没有排行没有失败。”
二、公众号定位
王玲玲,一个以解惑为目的深度阅读的多向思考者,“用问题寻找答案”。
我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也是他的个人成长史。
每看完一本书就写篇干货读书笔记,每月一份高质量读书清单,在行走中寻找自己也治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