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这样的故事,最后几乎都是因为“我是为了你好”而疏远了关系,拉开了距离。“我是为了你好”什么时候才会有杀伤力,又有多大的杀伤力。
总结了一下,“我是为了你好”在一定的前提和条件下才会有杀伤力的。
这种条件可能是:不理解。在某件事情上,我觉得这样做对自己最好,可你偏偏认为你的方式对我来说最好,然后就按照你认为好的方式,硬施加在我身上。在我提出我的想法时,你却说,我这么做全是为了你好,你怎么不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呢。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父母跟孩子或者跟你关系很近自以为很理解你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理解你的人之间。美剧《绝望主妇》有一个场景是这样的,四个主妇之一的布里,跟她的儿子有过这样一个对话:
(儿子)安德鲁:小学三年级,我竞选班长的时候,你为什么跟老师说我不适合当班长,而取消了我的竞选资格。
布里:那是因为我了解你的性格,万一你竞选失败了,会很受打击的。
安德鲁:你简直不可理喻。然后甩门而去.........
不说教育方式的好坏,只说布里作为一个妈妈,她只是在以自己认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儿子:我理解你,我是怕你收到伤害,我是为了你好。对于安德鲁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作为母亲,从她的角度出发来看,他所做的一切肯定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是这么接收和处理妈妈所做的行为所代表的信息的:第一,你不信任我,不信任我的能力。第二,你口口声声说理解我,你要是真的理解我,就让我去竞选班长啊。第三,不管我说什么,都不会改变你的想法,坚持按你理解的认为对我好的方式对我好。
慢慢地,孩子便不愿意跟妈妈说太多话了,如果妈妈仍执意的以“我是为了你好”的方式,对孩子好,换来的只能更是距离的疏远和儿子的愈加叛逆。
如果妈妈还是坚持认为:反正我是为了你好,等你长大就明白我的苦心了。双方的关系会一直僵持在这样一个状态,妈妈一如既往地按着自己的方式对孩子好,孩子愈加叛逆一次次伤妈妈的心。
所以很多时候,你认为的“理解”如果不能收到来自对方积极的赞同或者能激发对方进一步沟通的欲望,就可能真的是你自以为的“我理解你”而不是真正的“我理解你”。
还有一种情况:不信任。最可怕的不是一开始就不相信你,而是口口声声的说我相信你,可是他的话里总是带着这样的语气说话:“不是不相信你,我只是怕你........”,“我相信你,我就是担心你身边的人影响你”,“我相信你,你按我说的去做,就可以少走些弯路”。
不信任往往由于不是真正的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方只要是有着正常人的智商,是可以通过的你的眼睛神态言行举止感受得到的。所以,不要什么都以着“我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强加给对方身上。
只有对方真真切切的觉到你这么做确实为了我好,我很感动,很感激,很有想跟你说出我的想法的欲望,那你的好才是有效的好,你的好才起到了好的作用。
所以,“我是为了你好”,只是单方面、想当然、一厢情愿的事情,只有建立在对方积极的回应上的“我是为了你好”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我是为了你好”。
如果你的好,换来的是对方的不理解和不领情,那就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该换一个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以上所说仅在双方能讲明白道理达理,可以进行有效沟通的情况下)
如果你真觉得是对方的问题,不妨试着在沟通的过程中少说多听,听听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看看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对方,真正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
如果你真的遇到了因为“我是为了你好”这个问题而使得双方的关系陷入僵局的问题,主动地沟通,积极的想办法去改变,别置之不理。因为能做到那么的“为了你好”的人都是真心的在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