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并决定每天坚持写日记。
2002年,13岁的我收到一台IBM笔记电脑作为生日礼物,下载的第一个游戏叫“半条命:反恐精英”
当我用鼠标扫射对面的的虚拟人物,电脑扬声器中传来哒哒哒、哒哒哒的机关枪开火声时,身处在纳粹战争中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也听到了相同的声音。只不过伴随声音一并传来的还有地面的震颤,妇女和儿童的哭号。
当我推开家里做好的饭菜,抱着足球下楼和小伙伴们玩耍时,安妮·弗兰克正躲在秘密的小屋里被食物的消耗殆尽残忍的折磨着。她敏感且容易受到惊吓,一阵陌生的脚步声,一串奇怪的敲门声都会使她如惊弓之鸟一般紧张不安。那感觉应该和我对半夜听到楼道里传来的父亲喝醉脚步及敲门声的惧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醒来发现内裤里湿漉漉、黏黏的一大坨时…以为小便失禁的我赶紧把内裤偷偷的仍出了窗外。对于人生中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事情” 安妮·弗兰克和我一样激动。对于“性”的朦胧和好奇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悄悄的研究着…
1945年3月的一天,16岁的安妮·弗兰克带着少女对浪漫和危险情事的向往,带着对父母婚姻关系的担忧,带着对身边人深刻的思考,带着对战争的怀疑和厌恶,带着对和平的无限向往,死于德国的一个集中营。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的愿望实现了。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我青春期时代当做“小黄书”来读的。其中有非常详实的对女性生殖器官的描述,让我每次偷偷的翻到那页都脸红心跳。可是随着阅读的反复,我对封面那个迷人的犹太女孩不仅只存在邪恶的意淫,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她在战争中的积极,乐观,勇气。和她的不幸相比,自己所经历的种种成长不快乐简直羞于启齿。
安妮·弗兰克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写作手法,而正是这种直面内心的直白表述,让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也正是安妮·弗兰克字里行间不自觉的流露出的种种对事和人的评价,让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自己的价值观。
安妮·弗兰克谈不上是一个文笔多么出众的作家,她没有胡塞尼写《追风筝的人》时那种粗糙中暗藏精妙的叙述方法。她也没有《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的传奇经历。她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一个深受战争所苦,从对新生活充满憧憬转向否定过程的成熟女性。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说:“在历史上众多在重大痛苦和损失之时为人性尊严发言的人当中,没有谁的声音比安妮·弗兰克的更铿锵有力。”
写在最后
在写《致女儿书》的书评时,我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我想起了记忆中的那些快乐和不快乐。我想起了自己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想起了父亲醉酒后的砸门声。同样的,我想到了这本对我影响很深的《安妮日记》。面对寂寞和孤独,作为孩子的我们,无能为力。也正是在这种无能为力中,我们冷眼看世界。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我认为越早看清真相越好。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初的种种不幸也许正是你今天可以在酒桌上拿出来调侃的谈资。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