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5周岁了,早就学会大便之后自己擦屁股了。
不过,偶尔有时候,他会撒个娇,让我帮他擦,我通常也会答应。
今天他洗漱之前,便便了一下。
那时候,我已经洗漱完了,正在准备早点。
儿子和我商量,想让我帮他擦屁股,我委婉拒绝了。
“儿子,妈妈已经洗过手了,而你还没有洗手,你自己擦完,顺便洗手不是正好吗。”
儿子算准了我可能会妥协,于是坚持到,不嘛,就得妈妈帮我。
“本来你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做,何况今天你自己擦是更省事儿的选择。妈妈是绝对不会帮忙的。”
儿子听出了我的坚决,一面不甘心地念叨着“你是个坏妈妈”,一面“乖乖地”自己擦了屁股。
然后,另外拿了张纸巾,擦干了脸上委屈的眼泪。
他故意把用过的纸巾扔在离我不远的地板上。
“我把纸扔在地上了。”他挑衅地说。
我知道他只是在表达他的不满,并没有理会。
过了一会儿,他一边洗手一边问,“妈妈,我扔到地上的纸,有没有把你绊倒?”
“没有把我绊倒,但是把我恶心到了。”
“把你恶心到了。”儿子一看自己的“奸计得逞”了,得意地笑着说。
在是否帮儿子擦屁股这件事儿上,我坚持了正确的选择——坚决不帮。
在儿子有不满情绪,故意“做坏事”的时候,我选择了宽容,让他“奸计得逞”,“缓和”了母子关系。
儿子洗漱之后,开开心心地吃起早点来,再也不提“坏妈妈”的事儿了。
PS:我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儿子是“熊孩子”。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其实必定有“熊家长”
标题这样写,感觉可能更“吸引人”,见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