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着敬或畏之心去文学评论,就好像带着墨镜看大自然。161213
2·以为每天只要写多少字,日久天长就能提高写作水平的人是多么可笑。错误的方法坚持一万遍也是错误的。161213
3·一句话能表达清楚,为什么要写一百句?161213
4·真的写作应该是无目的的,就像“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161214
5·大众追慕的往往是不好的,因为大众忙碌而无暇思考。161214
6·我这篇文章比上篇文章的进步在哪里?思想的进步还是欲望的进步?欲望的进步还不如退步!161214
7.“做事最怕没恒心,没恒心一日勤劳半日懒,有始无终不能成事;做事尤怕没方法,没方法终日忙忙不见功,有苦无智不能成功,当戒之。”以上出自《阎府家训》里面的一段话,读来颇有感悟。很多人成年累月忙忙碌碌,却从未想过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方法对不对,思考一下自己走的路对不对。以上和诸君共勉!161215
8.天寒了又冷,叶红了又黄,天地也为年准备着氛围。161215
9.时间会慢慢把人击垮,包括容颜、财富、地位、情爱……人生要活得精彩,就得和时间赛跑,在它击垮你之前划出火花来。161215
10.《红楼梦》说林黛玉有”咏絮才“,薛宝钗有”停机德“。”咏絮才“是”堪怜“,”停机德“是”可叹“。而秦可卿兼有二者之美,应是既可怜又可叹了。161215
11.顾城是绝顶聪明的,在王小波那里半天说不明白的事情(《沉默的大多数》),他几句话就讲清楚了(《顾城哲思录》)。但他也是孤独的,有”乡愁“的。从他的一段话里可以看出他在激流岛的心理状态,他引用法布尔的话说,”有些昆虫(应该是蝉了,看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应该会深有体悟)在树上唱歌,它的声音不好听,但是我们人应该原谅它,因为它是很不容易才爬到树上唱歌的,它在地底下做了好多年的苦工,谱写一支歌曲,就是为了有一天在夏天的树枝上歌唱。“这些话应该是说他自己吧,早年埋头做过很多苦工,等到有一天不经意地抬头,却发现社会现实已经让自己很惊讶。于是偏离儒家所谓的中庸,执其一端,寻找生命的干净与安静,最后自杀了。对照而言,芥川的处世之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就显得很高明,虽然最后也自杀了。161215
12.很多时候,好的思想和好的句子,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才闪现出来的。换句话说,写着写着,灵感就来了,有过写作经验的人应该深有体会吧。所以,多写是很有好处的。161215
13.只有小说里面才有广阔的世界吗?诗也有。161218
14.有些好的歌曲在出现当时被你错过了,但它和你一起成长,一直到多年后的某一天,它在你生命里的偶然出现,仍会唤醒你许多美好的回忆,这种感觉真的很好。161218
15.不知在哪里听到一位大师说过一句话,说我们的生活每次看似到了绝处,可是每次都绝处逢春。比如说用煤发电,眼看着煤越用越少,不可再生,我们后来发明了核电和太阳能;又比如用于各行业的石油,我们交通上逐渐用电能和太阳能取代,其他需要石油的行业,也都能找到新的能源取代。说这话的时候,他信心满满,作自信与幸福状。我就想问他一句,等我们把水污染完了,我们人类怎么找一种能代替水的物质来喝?161219
16.詹姆斯说,动物(包括人)就是一捆习惯凑合成的。的确如此,做苦力的人一开始的情绪总是抵触的,没有人愿意做苦力,而后苦力变成习惯,加之生活的压力,到后来,似乎不做苦力就无法度日一般。电视里拍的好多老兵退伍后,每天依旧保持部队的作息,不是他有多么高尚,而仅仅是习惯所致。《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监狱图书管理员老布,出狱后无法适应生活,选择自杀。很多人联想到体制杀人,究竟还是习惯杀人。有句流行语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想,态度应该改成思想,思想决定行为,持久的行为决定习惯。同样的《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安迪,他一进监狱时人思想,就是他是冤枉的,既然是冤枉的,他肯定就是自由的,即使在监狱也是如此,所以他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就是自由,越来越强烈的自由,最后梦想成了真。161219
17.你真的了解自己吗?你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吗?我这里有一个好方法,那就是每天记录三条自己此刻所思所想,三条最好分三个不同时间点记录,重点必须是如实记录,当然,愿不愿意公开,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此积累一月或数月,乃至数年,你大概能了解自己脑子里究竟想些什么。得出的结果,或许会让你大吃一惊。161219
18.人类唯一的、真正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可惜的是,很多人放弃了这种自由,听命于现实生活的摆布而无力逃脱。161219
19.人类的各种发明和发现,间接目的是要把自己的身体搞得越来越弱不禁风。
20.入佛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看清、看淡和看透。如《金刚经》偈子所云,看清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下一步,既然看清了世间真象,就要逐步看淡,不执着。俗世中,有些人看不清世间真相,一味执迷;有些人只是看清了,做不到看淡,当然更是达不到最后的看透,即所谓顿悟。《红楼梦》中甄士隐就是顿悟者的代表。甄士隐暗喻将真事隐去,就如他跟着跛足道人逍遥而去,让他的经历消逝于风尘。士隐一家从中秋赏月的一派祥和,到元宵起火后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再到后来的逍遥而去。说一句极具负能量,但却是千真万确的话,人的一生不就是如此吗,所有努力得到的终将失去。士隐小家反应的就是贾府大家,贾府大家反应的就是世间万家,曹雪芹真是把一切都看透了。1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