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到处是机会,也到处是威胁。
新来的同事比自己能力强
几年不见的同学现在当了老板
隔壁老张又买了房
……
当《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在你的朋友圈刷屏
当你刚刚毕业就迎来了青年危机,
当你不得不为你的爱情事业家庭买单,
当你和朋友吹嘘着“30岁前一定要年薪百万,40岁前要给后代留下祖产……”
你的心底是不是会产生一种深深的空洞无力感——这就是焦虑。
你还记得上次全神贯注地堕落并快乐是什么时候吗?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消遣娱乐,会让你焦虑和痛苦?
是不是……已经记不得了。
为什么你越努力就越焦虑?
究其根本,无非以下几点原因:
源于“期望和现实”的偏差
有个理论,被称为赌徒谬论,其特点是在于始终相信自己的预期目标会到来。就像在押轮盘赌时,每局出现红或黑的概率都是50%.可是赌徒却认为,假如他押红,黑色若连续出现几次,下回红色出现的机会比例就会增加,如果这次还不是,那么下次会更加肯定,这是典型的不合数理原则。实际上每次的机会永远都是50%。
现实中也是当你对所做的事情抱有巨大的期望时,失败后就会产生更大的挫败和焦虑感。就比如说:我这篇文章会破10000。我抱着巨大的期望,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实现的。如果我抱有这么大的期望,结果却不如我意,我就会陷入焦虑之中,失去写作的动力。
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人在已知的事情面前是笃定的,一旦在未知面前就会心生恐惧。你在看得见的桥上走,你知道你是安全的,但是一旦在黑暗的环境下,告诉你下面是万丈深渊,这个时候你走过桥的勇气会瞬间丧失。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你不知道你会变成什么样,你不知道你会不会成功,你不知道努力了能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这种未知感,无能为力感,同样会产生巨大的焦虑感。
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
焦虑者最初的努力动机就是被焦虑驱使着。因为自己不够好,因为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同,因为会被别人看不起等等而产生焦虑,为了摆脱这种焦虑,他才会努力去变强,努力获取别人的认同。但恰恰是他的这种“摆脱焦虑”的渴望,令他又产生了一种“二级焦虑”,也就是“因为无法摆脱焦虑而产生的焦虑”。我们常常会关注别人比自己强的地方,其实经常焦虑的人,往往都是旁人眼中的优秀者,所以你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鼓励自己。
源于对结果的求而不得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了还是考不到100分?
为什么我这么爱她,她却不爱我?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老板不给我加工资?
我们都太想要成功了,追求效率和快,以至于做了事情就期望有所回报,陷入我付出了就必须要有结果的思维陷阱。而事实是: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生活真相是:大部分人的梦想都无法实现,大部分人都不会成功。越努力越焦虑的人大都过于强调主观能动性却忽略了客观性,我们要明白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个体差异巨大,限制条件无不生效,不公平的常态化导致了每一个体出生的环境、天赋、长相、财富等充分必要条件都不相同,一定要说走路快过开车那都是自欺欺人。我们能做的是知道努力不一定有结果后,能依然选择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