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上写作课时,感觉有写不完的素材,看个花,写一篇,做个饭,写一篇,看本书,写一篇,有所感怀,写一篇,反正无规无矩,想写啥就写啥,百无禁忌。然而,写作课才上了一节,就无法下笔,直接不会写了。
感觉每写一句都是废话,尤其是假设给文章一个主题的话,每一句话都与主题相距甚远,以至于对写作产生了虚无感,我在写什么,我想表达什么,我意图传递什么,没有答案,都是虚空。
再加上那天老师在其公众号上就此写作班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有句话说:虽然已经开了课,我还是想对班里的学员说,你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不太可能写得很好。即便报了任何的班,找了任何的老师,学了,觉得收获满满,干货良多,回头去写,也还是一样。
感觉好受打击啊,原来说的暴击,不是来自对作业的评价,原来是来自这里! 如何教人不万念俱灰!
这次的作业第一项是: 一件尴尬(后悔/难过)的事
要求:
一篇文章就写一件事,不要超过一件。(什么叫一件,需要自己思考。)
记叙所占比例超过80%,尽量少议论。(什么叫记叙,需要自己思考。)
写到800字以上。
另外再写一篇删减版,一篇删减心得。
脑海中反复检索了我这些年的生活,竟不能找着上面所说情绪的事件,幸耶,悲耶?苦思冥想一番,搜寻出两件事来,似乎可以算作后悔或者说难过的事,但是一一写来,都各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因为十分平淡,后悔或者难过的情绪都推进不到位。于是继续日思夜想,今天总算又想到了一小件后悔的事儿,还没敢下笔,怕又写个不了了之。
今天看了一篇白先勇20岁时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不由更加悲从中来,写作的天才原来就是那样子的,平庸的人再努力也无法望其项背一二。这也就是老师说的“绝大多数都不太可能写得很好”,我就是那绝大多数中的一员呀。
即然这样,还瞎写什么呢。明知这样想不对,还是禁不住要这样悲观地想。真是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