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可斜杠的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周围应该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斜杠人士。
说到斜杠,不得不提到公认的斜杠跨界之王——埃隆·马斯克。马斯克创办了第三方支付平台PayPal,又进军电动汽车行业,投资特斯拉,影响了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走向。最近十年,马斯克又创办了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用猎鹰9号颠覆了国家管控航天产业的传统,也启动了他的火星移民计划。马斯克在他所涉猎的每个行业都能做到极致的成功。
全球顶尖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也同样盛产斜杠大神。斜杠大神们总是能举重若轻地在多个领域轻松跨界。因为作为一家专门为大型企业解决商业难题的咨询公司,他们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这就要求团队项目的咨询师们必须有短期内跨界学习的能力,他们所参与的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短期而高强度的跨界。
究竟是什么让马斯克这样的跨界王能够在多个领域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为什么麦肯锡的斜杠大神们拥有超乎想象的快速学习、短期跨界的能力?
在《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这本书我们会找到答案:正是因为他们拥有结构化战略思维的能力。结构化战略思维在麦肯锡内部的推行使得麦肯锡的团队成员能够在各个陌生行业里轻松跨界,2-3个月的项目周期内高效专业地解决各类极具挑战的商业难题。
本书的作者周国元先生曾经就职于麦肯锡、安永等多家国际知名咨询机构,作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体系化地介绍了结构化战略思维的四大原则和麦肯锡五步法。通过搭建结构化战略思维模式让我们也能学会理性思考,成为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者。
什么是结构化战略思维?学习换一种思维看世界
作者告诉我们,结构化战略思维是一种学习如何学习的认知方法,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存在形态,也是一套以数字和逻辑为基础的理性科学方法论和实用技巧。
相较于结构化战略思维,我们更为熟知的思维方式是传统的专业思维。专业思维的优势显而易见,特别是面对有关技术和技巧的问题,有良好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的熟手肯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人选。就像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都会尽可能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
但专业思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太过受制于过往的经验就可能会限制创新。
书里有一个关于“钉子”的案例。客户想外包一个任务——将一根钉子敲入木板中。习惯于传统专业思维的A公司,只把目光放在钉子上,急切想要说服客户自己可以完美胜任敲钉子的任务;而拥有战略思维的B公司,则跳出“敲钉子”这个问题本身,通过和客户的沟通,挖掘到客户隐藏到背后的需求“想要在会议室更好地接待客人”,并给到客户多种解决方案。
所以在行动之前,跳出专业思维的思维定势,从全局和需求的角度,理性地重新定义问题,找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结构化战略思维。
用结构化战略思维想清楚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新概念、新名词层出不穷,颠覆着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浩如烟海的碎片化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却让人真假难辨。
和高速、易变、不确定这些时代标签相匹配的是我们的“焦虑”。知识焦虑、鸡娃焦虑,一团乱麻的焦虑里,我们是做一个理性的思辨者还是单向接受信息的“吃瓜群众”?
在日常工作里,面对一个极具挑战、信息错综复杂的项目,或者自己的观念被人挑战时,我们怎么用结构化战略思维快速理清自己的思路?这就需要我们遵循结构化战略思维的四大原则。
原则1:数字说话;
结构化战略思维就是以数据为依据、用严谨逻辑来推演的思维方式。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就是麦肯锡,现在社会所有真相大部分最终都会汇总成数据,并以数据形式呈现和存储。我们需要用数据结合逻辑,去辨别和发掘我们所需要的真相,用数据说话。
原则2:洞见优于表象;
惠普前总裁卡莉·费奥瑞纳曾经说过,我们的目标是把数据变成信息,再把信息变成洞见。
那么什么是洞见呢。洞见是连接各种无序“表象”的筋络,而表象就是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各种庞杂信息。在纷繁的信息里精准提炼洞见,就是找到表象后面的内在原因。
上世纪40年代,美国杰弗逊纪念堂的墙体比周边建筑有更多裂纹,每年要耗费大量的修缮资金。于是美国政府就让专家分析原因,专家一开始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清洗墙面的清洁剂,所以最初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减少清洗墙面次数或者更换清洁剂。
后来专家又追问了几个问题深挖原因。为什么要经常冲洗墙壁?因为每天墙面都有大量鸟粪。为什么有这么多鸟粪?因为有很多燕子在周围筑巢。为什么有这么燕子?因为墙面有很多蜘蛛,燕子要吃蜘蛛。为什么有那么多蜘蛛?因为建筑里有很多蜘蛛爱吃的飞虫。为什么有那么多飞虫?因为大厦窗户很多,光照充足,飞虫聚集在建筑里大量繁殖。
最终专家从众多表象里找到了背后的根源,光照太充足。因此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案是给窗户加个窗帘。
所以只有从表象里精准归纳、提炼到“洞见”,才可以得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原则3:MECE原则;
MECE原则是结构化战略思维最核心的原则,用MECE原则多维度地“切”问题是结构化分析问题的核心。
用MECE原则进行结构化切分后要达到两个要求:子分类相互独立无重叠;子分类加起来穷尽一切可能。
这样听起来有点抽象,举个简单的例子:用“性别”来切分人类分为男人和女人两类。首先男人和女人两个子分类就是相互独立无重叠的,每个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然后男人和女人加起来就是人类的总和,两个子分类已经穷尽了以“性别”维度来切分的可能性。所以用“性别”来切分人类是符合MECE原则的。
不管是事物还是问题,用MECE原则来进行多维度切分可以让我们清晰地透过结构来看世界。
原则4:假设为前提;
“假设为前提”指的是在决策过程中根据已有的有限数据先提出问题动因和解法的假想,然后以该假想为标靶收集数据进行证真或证伪。如果收集的数据不能完全支持提出的初步假想,则要及时调整假设或者提出新的假设。提出假设、收集数据、验证假设,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假设被数据支持形成结论。
用结构化战略思维说明白
生活工作里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同样一件事可能一个人说很久,听者都不知所云,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而另外一个人可能短短几句话就清晰明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二者的区别其实就是一个人是否有清晰的结构化思维,他的思维和表达是否有结构。
那么我们怎么运用结构化战略思维让自己的表达清晰有力呢?
1. “金字塔原则”——结构清晰,结论先行;
“金字塔原则”就像我们写作时常常用到的“总分结构”,总的论点下又可以分成多个分论点。我们需要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而这一级的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由下一级的论据来支持,如此延伸,类似金字塔的结构。
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中西方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老外习惯结论先行,我们的表达习惯就比较迂回委婉,绕半天细节才会说到结论。
但如果是在正式的工作场景,先说结论可以让我们表达更加有效率,也更有说服力。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从总论点、分论据一级级地论述下去,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就结论先行、只说论点。
“金字塔结构”可以让我们迅速理清自己的思路,清晰全面地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
2. 学会用“故事线”讲故事;
不管日常沟通,还是商务沟通,我们要讲清楚一件事情,其实都是在“讲故事”。所谓“故事线”就是将故事的核心要素用最常用的要素串联起来。商务沟通和商业计划书类文档都要遵循故事线原则。
故事线是5W2H分析法的简化版。5W2H包括:为什么(Why)、用什么(What)、何人做(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如何做(How)、多少钱(How much)。因为When、Where都可以包括在如何做(How)中所以故事线就是简化后的3W2H。
如果把故事线的核心元素串起来、讲清楚,那么基本上就能够简明扼要地陈述清楚一件事情了。
3. 重要的事情说三点;
说到这儿,想到今年春晚的小品《大扫除》里面的一个段子,“我每次给你们开会反复强调、你们印象最深的两个字是什么?”“散会!”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开会内容太多,能记得住的却很少。
这是因为人类大脑一次性可以接受的内容是有极限的。心理学家通过反复测试找到一个神奇的数字7,也就是说听众顶多能记住7个要点,当讲到8个要点时,不管讲得多么妙趣横生,听众基本都是左耳进右耳出。但其实对大部人来说记住七个要点都不容易,一次记住三个要点最容易,小份高频的输入更有利于听众记忆。
所以追求极致的麦肯锡对于总结提炼的要求就是简化到三个要点,重要的事情说三点。从大量的信息里萃取三点最核心的内容进行陈述,能够让我们更清晰、专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要的事情说三点,看似简单,其实是看我们的思维表达背后有没有逻辑清晰的结构,有没有快速归纳总结的能力。
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是后天习得的技能,是需要我们改变思维定势去刻意练习的。既然是刻意练习,就需要我们不断去突破自己习惯的思维“舒适区”。结构思考能力的塑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一旦我们拥有了这种透过结构看世界的能力和习惯,那么我们也就拥有了能够拨云见日的跨界能力。
做一个“人间清醒”的思辨者,还是人云亦云的吃瓜群众?愿《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这本书让我们有所启发,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