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很多痛苦,都是因为认知方面的问题带来的。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你想的不合理,你才痛苦的。
可是为什么你在每一个当下,就是你碰到挫折的时候,失败的时候,你都会觉得痛苦不堪,你会觉得凭什么是自己,实际上是人人都这样。
所以是不合理的想法,让你产生了痛苦,产生了焦虑,产生了挫败感。
一、不合理的应该
这些不合理的想法,都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就是所谓的应该如何、必须如何。类似的,还有我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喜爱,每个人都应该赞赏我。
所以当你发现你的寝室、你的同事当中有一个人不喜欢你的时候,你就很痛苦,你会觉得是不是我做人有问题,为什么他不喜欢我?
还有很多人就觉得自己应该每个方面都优秀,都能干的出色。比如说学习成绩好的,还要求自己社交能力强,长得漂亮的,还觉得自己应该很聪明,他要求自己方方面面都很好,他才满意。
这些观念就是那些让我们容易不开心的观念,就是我们刚刚说的,就是他总认为事情应该怎样,或者必须怎样,他们都是非常专制的、绝对化的。
而这些绝对化的观念,实现的可能性很小。哪有什么应该怎样或必须怎样,所以你一旦抱有这种观念,那么你遇到挫败感或者痛苦的概率就很大。
所以让我们痛苦的就是这些观念,你必须得把它改掉,你不要把它当成是一个坚定的信念,你把它当成是一个倾向,就不太有问题了。
比如说:我不是一定要得到每个人的爱和赞赏,虽然我很希望得到每一个人的爱和赞赏,我希望,并不一定会实现。
所以这时候留有一个弹性,咱们心态就会变一点。这是第一种,叫不合理的应该。
二、灾难化思维
还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跟想法叫什么?叫灾难化思维。
就是把某一些讨厌的不如意的事情,可能是很小的事情看成是特别糟糕的,特别可怕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从小到大,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明明只是跟闺蜜小小的吵了一架,我们就严重的觉得全世界都崩塌了,我们就把结果想得特别恐怖。
明明只是上课的时候,没有回答上来一个老师的问题,我们就会非常害怕上学,我们觉得全班的同学,可能都在瞧笑话。
你看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是不是被我们想的特别灾难化,我们会夸大后果,并且为此惶惶不可终日,非常痛苦。
滑坡谬误也属于这一类。你今天不好好读书,你一定考不上大学,你考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工作,你找不到工作,你就嫁不出去,你嫁不出去,你这辈子就完了。
这就是滑坡谬误,把每个可能性,考上大学我可能会找不到工作,当成了必然性,一定找不到工作,然后最后就把后果给夸大了。
所以我们很擅长把一件小事情的结果给夸大,而且不仅擅长用这个思维来吓唬自己,我们也很擅长拿这个思维去吓唬别人。这种思维显然是错误的思维,实际上没那么严重的。
以前我们怕的要死的事情发生之后,我们不是现在还是活得好好的嘛。
三、非黑即白
还有一种错误思维叫非黑即白。就是看待事物也好,看待人也好,容易走极端。认为要么就是好的,要么就是坏的,忽略了中间的状态。
比如说当年考大学的时候,分数不够,没有考到当时最热门的专业金融,这时候很多人,就很容易产生这种典型的非黑即白的错误思维。
说不能学金融,意味着我没有前途了,没有考上最热门的专业,我将来找什么工作。他以为第一专业之外的任何专业都是不OK的,都是不能接受的,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所以他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其实还有很多选择也不错,也会产生一个好的结果。
四、以偏概全
还有第四种叫以偏概全!对自己跟对别人,特容易得出消极的结论,怎么得出的,仅凭一次经历。
可能我就是一次没考好,我就跟自己说我总是考不好。
可能老公只是有一两次忘了来接,说你从来都不记得。
可能最近只是遭遇了一点不公平的事情,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个人都是这样。
可能只是遭受了一点点不公平的对待,就得出这样的结论,说现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人心不古,然后世风日下等等!
所以这种人特别喜欢用“从来、总是、每个人、每次”这样的词汇。
但其实你只是经历了一次或几次,你怎么能够以偏概全得出这么绝望的结论,你看谁总是喜欢说这种词,他就是一个特别喜欢以偏概全的人。
五、自找罪受
再有第五种错误思维叫做自找罪受,总觉得自己应该为某一件事情负责。
我说一种最典型的状况,你知道有些人的责任感有多强。
比如说大家一起出去吃饭,气氛不够热闹不够活跃,他就觉得他有责任,他觉得肯定是我太闷了才会这样,所以他就特别努力的调动大家的气氛,然后讲笑话,做互动。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就是明明你没有那么大责任,你偏往自己身上揽,你觉得就是自己的原因,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你造成的。
有的时候,你朋友心情不好,跟你真的没有关系,人家只是有一点其他的心事而已。太容易把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是一种很错误的思维。
还有些时候,我们会错误的觉得别人的言行,都是在针对我:别说了,他们都不喜欢我,我知道他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其实他说那句话真没有什么意思,他就是自己心情不好而已,所以有时候还真是我们自己想多了,这种错误思维被翻译过来,这四个字真的是很经典,叫自找罪受。
还有第五种错误思维叫心理过滤。就是可能我们太过于专注于事情的一个方面,忽略了其他的相关信息。
如果你对自己的评价很低,你就会忽略那些表扬,忽略那些证明你有资格、有价值的证据。
假如你觉得整个世界都在针对你,对你充满了敌意,别人都不关心你,你就会特别热衷于去搜集那些,证明别人就是不关心你,就是在敌对你的证据,而会过滤掉那些跟你观点相反的信息。
所以这就是专注于某一个细节,忽略其他客观信息的心理过滤思维,它很容易让我们产生烦恼。
六、学会监测你的思维
我们应该怎么改变这种错误的思维?三个字叫监测它。
其实我们理性上,知道自己某些想法是错误的,某一些观点是有偏见的,但是由于人的理性思维,它是需要调动一下才会出来的,它不像感性的想法,不像那些无意识的已经保有了很多年的观念,就是很自动的就出现了。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人工的去介入一下你的思维,监测一下你的思维。
怎么办?写下来。从小到大我都用这个方法,来监测自己的思维,当你在写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是一个旁观者一样,你不会深陷其中了,你能从那件事情当中跳出来,不是一个当事人的角度去分析和评论了。
到最后就会把自己的理性给调动出来,重新去看待和审视这件事情。
具体应该怎么做?
你可以把你的监测表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用来记录情况、感受。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我的感受怎么样。
第二个部分用来记录你的想法和信条。想法是什么?观念是什么?
第三个部分写辩驳。具体怎么写?
最后一个部分就写积极的行动。接下来要展开什么行动,让现状可以变得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