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营谈到了写书评的内容和框架,对于现在连坚持每天阅读、运动、不在网上乱买东西、不无效社交都很艰难的现代人来说,确实是个比较陌生和晦涩的话题。
书评,在我印象中是经常刊登在各类文学期刊,架构复杂、语言严谨、逻辑严密的长篇。这个经常在各种文学性强的语境里座频频出现的,放到今天互联网、自媒体盛行的语境下,可以围绕着几个关键词让其变得短小精悍且有趣。
关键词1: 期待
俗话说,期望越高失望越高,因为有期望了才更容易有想法嘛,一个道理。作者是谁,为什么写这本书,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堵在心头不吐不快的内容是什么?把隐藏在书背后的作者邀请到聚光灯下,好好打量他/她一番,这是书评前的必修功课。在看《致女儿书》前,我知道的王朔是那个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里痞里痞气的老炮,结果,居然有被感动到。有期盼以后,阅读过程中,“最感动我的,我最喜欢的,我最不喜欢的,很棒的细节、很棒的结构”,这样的评价便会很快形成。
关键词2: 比较
第一个关键词解决了“我是这么想”的问题,第二个关键词就是要解决“元芳你怎么看”的问题。顺着这个思路,当然只有比较才能见分晓。所以就是要回顾之前看过的、记得的其他相同时代背景下的类似的书,主题/结构/故事背景/作者背景。同样是伤痕文学,韩少功就很凝重和严谨,王小波就很随意但笑中带泪。
关键词3: 怎么办
存在的问题解释的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要讨论“到哪儿去”。这一部分要回答的问题是阅读者的所感所想:作者为什么安排了这个结局、我所希望的结局(文学类),作者给我们的答案好用吗/靠谱么、读者推荐指数如何(致用类),甚至是人生感悟。
虽然只是纸上谈兵,但是带着这三个关键词,相信写出来的书评不仅有线条,有内容,也会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