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你的疾病想说什么话
你的身体有一个症状,这个症状有没有藏着一个想法?你可以问它,如果它可以说话的话,它会说什么?
——美国培训师罗伯特·迪尔茨
第一天上美国NLP导师罗伯特·迪尔茨的课程“天才的策略”时,我感冒了。那一天广州突然降温,很冷,而我还穿着短袖,所以我想,感冒是因为身体一下子不适应,这很正常。
听迪尔茨讲课时,我浑身不舒服,胸部和腹部一会儿这疼一会儿那疼。我不由地想,看来这个老师有很多不和谐的地方,这种不和谐传到我身上,令我疼痛。
到了下午,一个学员站起来提问,他说现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来上课,他最近上了很多课,而这些课的核心都是一样的,就是形式不一样,那他为什么不断上这些贵得要死的破课呢!
显然,他很有情绪,但迪尔茨没受他的情绪影响,很耐心很温和地给予了细致的回答。
听迪尔茨解答时,我走神了,我在想,我是不是和这个学员一样对这些课有抵触情绪?
这样想的时候,突然有一瞬间,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最近三次上课,我的身体都有不舒服的反应。
这次上迪尔茨的课,我感冒了;上一次上一个叫“苏菲营”的课,我手上的一个本来没什么事的小伤口,在临近上课的两天前化脓了,而在上课期间显得尤其严重;再上一次上催眠课,我也感冒了。
三次上课,三次身体都有症状出现,这是什么意思?它们是想对我说些什么吗?
想了一会儿,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内心中对这些课程是有些抵触。承认了这一点后,我再听迪尔茨讲课,胸部和腹部的那些莫名其妙的疼痛消失了。 更有意思的是,当天晚上,我的感冒好了。
你的症状想说什么?
又过了几天,迪尔茨教我们做一个和身体对话的练习,而在我们练习前,他先做了一个教学示范。
在示范中,当迪尔茨让个案D沉浸在问题状态时,D感觉到他的胸口处有一种焦灼的难受感。
迪尔茨问:“假若这个部位可以说话的话,它会说什么?” D体会了一会儿后说:“它想逃跑,它对我说,搞不赢别人就逃跑吧,如果你不够强的话,别人会欺负你。”
对此,迪尔茨解释说,在辅导中出现的身体的每一症状都有意义,而这些症状都可以理解为被压抑或被忽视的内心的声音,这时培训师就需要抓住它们,方法就是假定它们可以说话,然后看看它们会说什么。当藏在症状背后的声音被表达出来后,这些症状就可以暂时消失了,而假若个案在生活中也能尊重这些声音,并将其中的精神活出来,那么这种症状就可以永久消失。相反,假若我们一直都不尊重它们,这些症状就会一直存在下去,最后还可能会发展成疾病。
迪尔茨阐述的这一道理,我在自己的心理咨询中也屡有发现。
我的一个来访者J,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每天都在思考,这一会儿是应该这样做呢,还是应该那样做?这样做有好处和缺点,那样做也有好处和缺点,那到底应该怎样做呢?她总是陷在这种矛盾思维里,要么是什么都不做,要么是在最后那一刻才做出选择。
她的这一特点让我想起了一个叫《布里丹的驴子》的寓言故事。这个寓言故事中,驴子和主人生活在一个叫布里丹的地方,主人在驴子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放了一捆干草,而两捆干草和这个驴子的距离是相等的,这让这个驴子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中,它一直在思考,到底该先吃哪捆草效率最高呢?因为两种选择的效率是一样的,于是它一直在思考,最终在思考中被活活饿死了。
承认爱爸爸,头疼消失了
J的矛盾思维的处境就和这头驴子一样,不过她倒没被饿着,矛盾思维给她带来的主要是疼痛,她的身体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其中一个症状是头疼,而且她的这种头疼会传给我。我每次给她的咨询时间是一个小时,而几乎整整一个小时,我的头会一直疼。
到了第三次咨询时,这种头疼终于消失了。当时,她谈起5岁时给爸爸写过一封信,信上写道:“爸爸,我好想你,我知道你也想我。”
她是以很平淡的语气说起这件事的,但那一刻,我感觉到很大的忧伤,于是我对她说:“刚才你说到你的信,我感觉到一种悲伤,你有什么感觉?”
“我也感到有点悲伤。”这句话刚一出口,J的眼眶就红了,接着眼泪掉了下来。显然,这不是“有点悲伤”,而是非常悲伤。
她在悲伤中沉浸了两三分钟,接下来一直到咨询结束都在谈对爸爸的思念和爱。这是他第一次在我的咨询室承认,她非常想念爸爸,而不是恨爸爸。
有意思的是,当她带着情感讲这些时,我的头疼没有了,而她讲完后,我问她:“你还头疼吗?” “
不疼了!”她回答说,“奇怪啊,居然不疼了。”
不仅如此,从这次咨询至今,纠缠了她多年的头疼再没有袭击过她。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很小的时候,J的父母离婚,她跟妈妈,而妈妈和妈妈这边的所有亲戚都一直对她说,你的爸爸是个恶魔,他恨不得杀死妈妈,也杀死你,如果不是妈妈舍命保护你,你会死在爸爸手里,所以,不要靠近爸爸,就算爸爸来找你也不要理他。
意识上,J相信爸爸是个恶魔的说法,但她的内心深处并不这样认为。她知道,爸爸确实很粗暴,经常打妈妈,但爸爸很少打她,爸爸其实很疼她,父母离婚后,爸爸多次去幼儿园里偷偷看她,给她钱和玩具。同时,她也想爸爸,所以在5岁的时候写了那封信。
但是,一个5岁的孩子是不知道怎么把信寄出去的,妈妈发现了她这封没寄出去的信后痛哭流涕,并叫来亲戚们给幼小的J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教育,让她坚信爸爸多么可怕,而妈妈又是多么好。
心脏等器官也有记忆
迪尔茨说,最新的神经科学发现,人的很多智慧来自于身体,譬如人的肚子里也有一个神经系统,和大脑一样复杂,而很多研究也发现,心脏具有非凡的记忆,它并不只是一个供血的器官。
西班牙一名心脏科医生告诉迪尔茨,他的一个患者做了换心手术后有了一些新的行为习惯,会吃一些以前从不喜欢吃的东西,会到一些以前他根本没兴趣的地方,而他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去这些地方。后来,这个人找到了这颗心脏的捐献者的资料,发现这些饮食习惯是捐献者的,而那些地方对捐献者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此,迪尔茨说:“心脏也有智慧,它不只是一个机器。”
这样的故事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并且不只是换心手术中才会出现,有新闻报道说,一些换过不是很重要的器官的手术的人,也会有以前捐献者的一些行为习惯。
罗杰斯说,真诚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所说的和所想的是一致的,这叫不欺人,一层是所想的和所体验的是一致的,这叫不自欺。能做到前一层真诚的人是相当多的,但能做到第二层真诚的人就很少了。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或许是我们太依赖于头脑了,而头脑很容易自欺。
罗杰斯说,真诚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所说的和所想的是一致的,这叫不欺人,一层是所想的和所体验的是一致的,这叫不自欺。能做到前一层真诚的人是相当多的,但能做到第二层真诚的人就很少了。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或许是我们太依赖于头脑了,而头脑很容易自欺。
一旦出现自欺,头脑和身体就会陷入分裂状态,头脑朝这一边走,而身体则走向另外一边,一些身体疾病随之出现。这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去对付身体的症状,试图消灭它。假若我们这样做,就是忽略了身体症状所传递的信息,而未必会得到消灭疾病的结果,甚至会被疾病所消灭,或者说,头脑最终被身体所消灭。
我想,这句话在很多时候也可以用到我和你身上——“你很快会好转,只要你能尊重你的这些症状背后的一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