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收起你的大方

人生匆匆,不过百年。

中年,是一段兵荒马乱的岁月。

这段时光,不仅叫人感觉体力不支,还会感觉自己的时间被无限地压缩,留给自己的快乐越来越少。

人到中年,不妨收起大方,将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01 情感上的大方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情感,永远都是双向奔赴的。

任何让你失去尊严的人,都不值得深交,他们只会无限消耗你的能量,让你越来越自卑。

你要善良,但你的善良要带些锋芒。不要因为帮助别人,让自己被大雨淋湿。

当你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时候,别人却好意思来麻烦你,甚至还会对你进行道德绑架,叫你陷入难堪之中。

当你毫无保留地表达你的善意时,对方说不定不会感谢你,还会认为那是你应该做的,理所当然地得寸进尺。

中年人,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谁的生活不是兵荒马乱?

这世上多的是自顾不暇的人,你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已经很不容易。

中年人的累,不仅仅有生活上的琐碎,更有情感上的苦心维系。

除了最亲近的人,对待生命中的其他人,能帮助就帮,帮不了还不如选择做一个凉薄的人。

收起你的大方,该计较就计较,该小气就小气,不要用你的热情去贴别人的冷屁股,没人会记得你的好,还会被人嘲笑“傻大方”。

要知道,这世上,唯有人心最难喂饱。


02 金钱上的大方

威克林曾说:

“人生是海,金钱是船夫,如无船夫,渡世为艰。”

中年期是一个极其难熬的时期,小孩要养育,老人要孝敬,爱人要呵护,生活中处处都需要钱,没钱可以说生活只会焦虑无比。

人到中年,身上的责任很重,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花钱大手大脚,甚至对朋友慷慨解囊,要多为家庭留一些底气,给家人足够的安全感。

超过35岁的中年人,职场已经对自己不再友好了,风险可以说无处不在,当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就更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工作,守住自己挣下的钱。

面对金钱,何必逞能,有时候示弱,适当哭穷,才是一种智慧,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兢兢业业干工作,老老实实交社保,老了才能不受没钱的气。

自己的财务状况千万不要对外人讲,财不外露是保平安的不二法门,真的有钱就好好为家庭规划好储蓄和支出,稳扎稳打比较好。

那些有了钱就喜欢到处显摆,花钱如流水的人,看似风光一时,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量,结局往往都不太好。

人到中年,要多为家庭考虑,少考虑享受的事,与其在金钱上大方,还不如不动声色地过好自己的日子。


03 欲望上的大方

林语堂先生说过:

“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假如说年轻人是不断做加法的过程,那么到了中年的时候,就要开始不断地做减法了。

那些没必要的物质享受,没必要的社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要学着摒弃了。

未来的日子其实还很长,当一个人总想着胡吃海塞,寻欢作乐,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带来负面的反馈。

烟酒声色,泡夜店、纹身、买醉、胡吃海喝,那些对身体不好的东西,真的要在中年时期放弃了。

疲劳的时候好好睡觉,闲暇的时候好好运动,该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

读书、运动、赚钱、早睡早起,孝顺父母,让生活归于简单平静,才是中年人最该有的生活方式。

生而为人,欲望是客观的存在,它可以是吃,可以是玩,可以是成功......

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合理的欲望可以让你生活更有动力,懂得节制欲望的人,才能获得心灵上最大的自由。

总之,中年人要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无论是情感上、金钱上、欲望上的,都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享受自己能享受的生活。

余生很贵,要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到中年,收起你的“大方”, 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改变, 不能改变就离开! 人生短短数十载,不知不觉已经步入中...
    康康爱上书阅读 4,496评论 2 16
  • 文/竺冰落 人们常讲:为人要大方,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大方。每个人有三样是不能大方的。毕竟,人到中年,都不知道明天...
    竺冰落阅读 3,483评论 7 10
  • 人生短短数十载,不知不觉步入了中年。 很多人开始有了这样的感觉,辛苦了半辈子,得到的不是满足,不是快乐,而是越过越...
    楠朋友阅读 1,742评论 0 1
  • 梁实秋在《人生不过如此而已》中写道: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
    AAA冉冉阅读 1,163评论 0 1
  • (阴天。周末。忽然发现,过去的睡到自自然醒好象不存在了。) 大方,固然是一种美德。可一旦过了头,好心却不一定有好报...
    云端上的舞蹈阅读 1,32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