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胡建明《观象——不朽的幽光》个展中,首次展出以国兰为主体的系列艺术创作。传统水墨兰花翩翩然如遗世独立,自古以来大家们的作品以写意为主,将兰在深山幽谷中的“非以无人而不芳”的神韵绘于纸上,流芳百世。
“前人大师们的国兰作品,当代艺术家是永远无法超越的。这种不可超越性,不是指技法上,而是指在创作的精神感念上。”胡建明如是说。“艺术是具有时代性的,至今为止还未有人用当代的艺术语言去“栽培”兰,我的创作源自于传统国兰文化,又在延续之上做出立新突破的艺术传达与兰的人格化更多元的理念。”
《观象——不朽的幽光》个展中展出的《镜象》,《文人自观》,《芳华》系列作品,在镜面上绘制兰花的本体,采用油画技法进行创作,通过细腻的色彩以及肌理的把控将“王者之香”在三维的镜像中绽放。“我舍掉了叶,甚至将兰花做了个微观的分解,兰花的花蕊,兰花的瓣,兰花的色这些作为我的系列创作。这其中蕴含兰的学说,同时也蕴含了当代人对于兰不同于古人的态度。”胡建明如是说。
当代人养兰,赏兰是抱有功利心的。《镜象》系列作品的本体是兰花铭品的花蕊,这是传统兰花创作中未曾出现过的视野,却又无时不在。传统兰的人格化一直是写意式的,君子之花鲜少是有明亮的色彩,它是低调不张扬的,花开淡香,引来蝴蝶。
“当代人赏兰,会细致得品,品它的花形,品它的花蕊,品它的花香。对于兰花之美的追求,多少有了些慕强的心。这种现象没有对错。”胡建明说:“无可厚非的是,传统兰文化中的君子之谦正渐渐地在物质与精神文明日渐发达的社会中减弱。”
兰的人格化当代属性更加多元更加个性。《镜象》系列作品的花蕊各个都有拟人的神情姿态,独具风格。兰的传统意境是高雅的,但是在这组作品之中有热烈,有俏皮,有清新,有可爱……是兰的万象,也是人的万象。当代兰文化,不唯君子之论,重要的是找到内心的真我。
“兰的王者之香,是出自于本能。我的艺术创作,亦源自于不断得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以及出于对当代社会文化环境的理解的本能。”在胡建明的作品中,兰的人格化是当代人的属性表征。他所创作的兰并不含蓄,《文人自观》中两幅兰的作品,将兰花蕊的特征更为直观得放大。兰花花蕊本体的渺小与镜面上立体感观上的对比差异,虚象的空间感中张力的延伸,充满了生命本能的欲望。
“中国人对于精神的要远高于对肉体的欲望,自古以来“克已”让中国人对于生理欲望抱之有某种道德上的仪式感。所谓,食色性也,君子好色而不淫”胡建明创作的《文人自观》中,兰的花蕊是中国人在精神上的克已,它是有原则与有尺度的,是对自我内在的审视。
兰花的盛开是天人合一的机缘。在胡建明艺术工作室中,种植了近百株兰,平日里悉心照料,守着花时,然而也并不一定都会如期开放。
“养兰,养心性,养的就是这份你愿意不愿意同自然共美的耐心。”胡建明创作的《芳华》这组兰的作品,淡雅脱俗,将一朵兰花绽放的瞬间定格于镜中,如有幽香环绕在其间。创作这系列画的阶段,也正是他的爱兰开花之时,命名《芳华》的含义显而易见——最美的时境,它并不单是指最终的结果,同时也是在指某种机缘下最好的安排。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胡建明的艺术创作也承载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继往开来的理想与使命,对兰花的喜爱,让国兰作为其为个展创作时确定的第一选题。春秋时期,孔子将山野之兰喻为王者之香,君子之意流传了千年,衍生成为国兰文化,胡建明用当代艺术语言去构筑一个新的兰人格化的解读,人与兰处于今时今日的社会属性联系。2022年,胡建明《国兰计划》个展启动中,敬请期待......
关于艺术家
胡建明,1982年出生于宁波宁海,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师从中国著名雕塑家李秀勤。曾骑行竹子自行车横跨整个中国,并策划《竹迹行》环保主题艺术展。2021年成功举办《观象——不朽的幽光》个人展。其艺术理念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源,通过当代艺术语言,以作品为对话媒介,传达对中国传统书画,中国传统民俗,中国人文等立新的哲思观念,继而呈现、延续、开拓五千年不断的灿烂的中国文化艺术。
杭州平匠文化创始人,世界互联网大会国礼首席设计师。致力于中国文化美学多元化模式发展,平从心匠从用的经营理念,以艺术创作,雕塑艺术设计定制落地服务,非遗文创以及礼品定制为个人事业发展核心。现已将漆艺类、陶瓷类、竹艺类、铜艺类、布艺类、食品类、文房类等非遗工艺,转化为具现代生活美学的商品,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中国传统文化。
平匠x胡建明艺术工作室参观指南
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大美创意园2号楼102 平匠x胡建明工作室。
交通:地铁站六号线象山站转公交车331,1407,39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