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考结束,县城重点高中的分数线是627.25,而我的成绩单上的数字是627。犹记得上一年一位学长因为1.5分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时自己内心的遗憾可惜之情。万万没想到,如今的0.25分却也成了我与重点高中之间最遥远的距离。
太多的细节已经记不清,只记得当时父亲一直是不太赞同和支持我们学习的,但是小学都没毕业的妈妈却不甘心。那个时候相差的分数在一段分数内都要付相应的上学的费用。我差的这个分数值3000元。当时,大姐刚刚大学毕业,二姐也在读高中。家里哪里掏的出3000块钱呢。出生在农村,我长那么大可能连父母都很少很少去过县城。可是妈妈就是不甘心。妈妈带着我去人生地不熟的县城,我们最先去的是县城的第一重点高中,当时要求我们必须出3000块钱。我死活不同意,我知道父母的不容易,3000元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是很大很大一笔钱。于是我们又去第二重点高中。接下来发生的事,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场景。
我们到了二中门口,老妈去找门卫边打听边详细说我们此行的目的自己家里的情况。这时一个推着自行车的不起眼的老头走了过来,问了事情的原委,老妈一五一十把家里的情况说了一遍。老头非常坚决的说了一句:“不用掏钱,直接来报到吧”。我和老妈激动的不行,从没想过,会有这么幸运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后来知道老头就是学校的校长。再后来读书的三年过程中,慢慢了解到他对学生的严格。一个虽然严格,但受人敬重和敬仰的好领导好校长。
今天和樊登线下读书的伙伴们一起学习了《终身成长》这本书。我脑海里浮现了这一幕,这个也许改变了我一生自己人生轨迹的那一幕。一个受人敬仰和爱戴的校长,正是因为他脑子里的成长型思维,才会斩钉截铁的接纳了当时的我,没有放弃抛弃我出生贫穷的穷人家的孩子。
老妈这一生,经历了很多很多困难,但她就永不言败,一定会用努力的态度去争取每一个机会和可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虽然小学没毕业,却坚信读书的力量,依然培养出了三个大学生。这就是我的妈妈,没有因为0.25分而放弃了我的妈妈。
家境不好,并没有斩断一个人所有的成功的可能。命运给我们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我们:用我们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他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