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记述了一位文人干部下乡扶贫一年的种种故事。大西北的大旱年,留守在各个村庄里的老人为儿女、为农活忙忙碌碌,庄上的孩子们日日地巴望着城里来一位老师教自己读书识字学算术。这位下乡的干部就这么自然地身兼干部、教师、家属等数职。同时城市的发展也影响着村庄的变化,年轻人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许多庄上留下的风俗习惯也日渐消失。一切就这样自然地改变着。
村庄里没有电话,大伙要给城里的亲人捎话便要爬上村里仅有的那个信号点。村子人的口音是极重的,作者花了不少字眼解释那些城里人一听便早早划清界限的方言词汇。在我刚开始阅读的几页里,这些字眼一定程度的扰乱着我眼部传达至大脑的信号,导致我时常要回过头,将一句话再读一遍。好在后来摸清了规律,再看到这“哏”“喔”“咧”便一扫而过。或许,读书的人可以不把这些字眼放在心上,可庄上的人明白,这样的词有且只有上庄的人们才说得出口。
一方面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时间与空间对我的误导。曾几度,看着作者用来形容村庄的词语这般原始、郊野,形容村庄的人们如此简单、古朴,我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时代,却又时而在希望的田野上听着人们哼唱江南style。村子的人们过着仍然清贫欠发展的生活,却又不得不和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产生联结。新与旧,老与小就这样对比又联系着。
另一方面使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人们对干部的敬意。多少个故事都隐约地透露着村民将干部当作“皇帝”“大人物”一般地看待。对于下乡扶贫的党员新面貌多少还有些担心。怕自己招待不周,怕干部嫌弃家里不干净,怕得罪了大人物。只剩亲眼看着了现下的干部们真的成了人民的公仆才多少安了心。更为细节的是,村长刚开始接待这位干部教师时还为孩子们没有教书先生而苦恼,到本书结尾兴奋地接待着来访的资助大亨,村庄在进步,政府机关的干部们也在进步。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本书,那就是朴实。下乡的干部没有架子,朴实。庄上的人们说话耿直,朴实。倒是有一点,作者真就把庄上的山与壕给一个个地罗列出来,可见这长篇小说都是这么十几行一大段的给写出来的,现在想想,可能这也算一种朴实,哈哈。
最后,这本书对于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唤醒了我对家乡的认识。从小父母在外经商,带着我离开故土一去就是几十年。长大了,因为户口问题又被送回家乡读书,可这时候的我都已经到了青春期的年纪。看着县城中学里四面透风的课桌,身边黑黝黝的同学们从此成了我的伙伴,说实话,心里是不好受的。当年听着父母总在自己耳边说,等你们几个孩子大学毕业了,我和你爸爸就回老家种些菜园子养老等,实在不明白,那所谓的老家到底有什么可留恋的。如今回想起,才明白,这就是两位长辈的家,那里更有我的祖父祖母、父老乡亲,我们的身上都有着相似的血液。回过头想想,我们又何尝不是从地方来到城市,没有农民,哪来的粮食,没有农民工,哪来的城市建设。
以前听到人们对农民工的评价有褒有贬,却从没有深切的体会与思考。如今,总算有了一些自己的小小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