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微博被各种“读书”为主题的鸡汤文刷屏,比如“读书可以使容颜改变”、“不读书即使走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等等。毋庸置疑,读书可以丰富人的头脑,同时也丰富人的生活,但阅读只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将私人化的阅读拔高到贬低其他有趣事情的程度,就有点纠枉过正、显得做作。叶克飞写了一篇《我们需要阅读,但不需要“阅读运动”》,深以为然。鼓吹“阅读运动”就如鼓吹“跑步运动”一样,将本来很正常的一个生活选项变成了一桩道德绑架,不做往往容易演变成“政治不正确”。
读书还是不读书,这本来是人的自由,不能根据这个来判断人的素质高下。当然某种程度而言,开卷多多益善,能从书本里吸取更多信息更多营养,确实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上佳路径。但“量大”的读书不一定就意味着“质变”——这也是“阅读运动”最让人诟病之处。定下指标,一年要读多少本书,细分下来一个月多少本、一周多少本,最后到一天多少本,甚至是精确到多少页——如果读书能按页数算酬金,这种目标倒值得全力去实现。但是,能这样去算“成效”吗?读5000页鸡汤文,和读100页《量子力学》或者《资本论》,花费的时间和脑力可以同日而语?而理解后面这100页内容,思想深度是5000页心灵鸡汤可以相比的吗?以前我还真试过数着页数去看书,觉得真是low穿地心,读了多少页也不意味着你“读进”那么多页,更多时候为了完成阅读的任务指标而读书,沦为形式主义。
选择读书,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怎么读。能不能快速阅读,跳着读,不读完也没关系?以前是要求自己完整读完一本书,才觉得这事情“终于大功告成”,这又是另一种完成任务指标的思维。其实书可以泛读、跳读、不读完。觉得喜欢便读,觉得不符合自己的志趣口味之处大可略过;时间不够可以抓关键词来获取关键信息,因为随着阅读越多,在头脑中的知识框架就会越完善,对同类书籍的内容就会越熟悉,可以通过关键词汇来组织纲要和梗概。甚至书本只是自己完成一项构思的参考材料,就更应该懂得抓关键、选材料,将合适的内容填充到自己的思维框架内,组织“阅读碎片”完善“系统建设”。
有人说读书其实是读自己,此话不假。人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很早就已经固定,甚至是早已形成了一套“成见”,读书有时候只是在“觅知己”、“寻佳音”而已。但虽然人有稳定的观念,但并非顽固不化,阅读至少可以在“观念之树”的根基上不断挂载新的果子,使树更加根繁叶茂,观念不断延展乃至关联成网。由于“观念树”不断成长,书籍便需要来回读,从中得到的思想认识也会逐步加深。
说了一通读书的,那么不读书又怎样呢?这是个人的自由,有的人就是不喜欢读书,但知识不仅仅就只有读书可以获取啊。参与社交、外出旅行、看一场电影偶读可以丰富见闻,也有很多有用信息是可以从微博、微信这些“碎片化阅读”中获得的。但是,不管怎么不喜欢读书,基础的阅读(或者说教育)还是需要保证,只有建立基本的知识系统,才能使获得的信息得以有序组合,最终输出为有用的“知识”。
读书惬意,不读书也同样快活,其实都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世界读书日进书店,买一两本书酣读,不失为一种享受;买一杯咖啡,坐着刷刷微博看看微信,也是一种闲趣。读与不读,主动在我;收放自在,乐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