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礼大致可分为礼义、礼仪和礼容,所谓礼义就是它的理念;礼仪就是礼的正常仪式;礼容就是行礼时和日常起居时内在情感和动作规定
2. 比起强调礼乐和等级,孔子学问更强调的是仁
3. 射礼看的,可不是比谁中的靶心多,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个人品格的磨炼
4. 君子之“争”,必是在大关节上守住原则,而不是平时和人相处的时候,拿一技之长、一得之见比高低,非压人一头才算高明。这就叫“有所为,有所不为”
5. 诚意,就是通过礼仪制度来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培养君子人格,进而推广到君臣之间的秩序、民众慎终追远的态度,也包括不违背天道人伦的内心信仰
6. 行礼如仪在孔子看来,必须是真诚地发自内心,而不是做给外人看的
7. 调遣臣下时需要依礼节而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臣下在侍奉君主时听从调遣、衷心耿耿
8. 孔子主张,人的情感应该得到必要的抒发和表现,但更要讲究度,不过分,不能走极端,更不能感情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9. 不知守仁德的人,不管是穷也好富也罢,都会出问题;仁德的人则不管是什么环境,都能贯彻自己的价值观,达到心理的舒适区,并且由此显得冷静而有智慧
10. 一个没能自我安顿内心的人,是没有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也就不能成为一个自主自足的人
11. 你看到那个能够“正确地”喜爱别人、憎恶别人的人,你就找到仁德君子了,不会任凭自己的情感私欲或者利害得失,对别人武断做出评判
12. 孔子讲的,并不是要你放弃某种物质生活标准;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心性修养,或者说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13. 检验一个人是否有一流智力,就看他能否同时持有两种相反观点而仍能保持行动能力
14. 孔子时代原始儒学,他们有刚、有大、有正、有直,有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