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2021年的除夕,这逝去的一年过于特殊,新冠疫情把原本很多的打算都弄成一团糟,很多人也遭受了各种各样的苦难,可谓是极其不安分的一年。但终究还是过去了。
现在国内疫苗已经上市了,作为国家给我们的元旦礼物,已经可以预约免费打了,相信能更一步稳定疫情,恢复以前的繁荣。去年疫情对毕业生造成的冲击蛮大的,有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老员工裁员事件也时有发生,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身边很多做实体店的朋友都自闭了,在我老家也不乏有人在过年前租个店铺想卖些年货的,结果租金就血本无归了。
在工作方面,失业率的提升会造成一定的恐慌。疫情这段时间考研率飙升,虽说考研人数年年高升,但去年考研人数的增加比预计多得多。国家也调整了这方面的政策,扩大了招生的人数,包括了研究生、专升本、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缓解了社会的焦虑感,看看其他国家的失业率和社会动荡就知道这样做的必要性了。
疫情求职的不稳定导致了现在对于国企稳定的追求以及对于自身的无力,从众追求学历的情况。考研扩招势必会导致两三年后毕业研究生的泛滥,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本科生的竞争力,到时普通阶级的毕业生面临的挑战会更加严峻。
但是,职场的规则还是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学历大多时候只是敲门砖,实力才是硬本事。但高学历的就业者逐渐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事实。这让很多人又开始重新思考工作的意义。
工作并不只是赚取满足物质生活的必需品,对于工作来说,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学历、能力、情商?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这次疫情不禁让人又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在突发变故面前,大多数人显得是如此地无力。
好在现在国内疫情基本已经控制住了。相比之下,这个时代的焦虑感只会愈演愈烈,疫情也加重了现代人的焦虑感。这让人想到之前B站的《后浪》,自由、奔放、更多的选择,并不是现代人的代表性特征,现代人最显著的特征是焦虑。
简单来说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从前些年微博上泛滥的各种心灵鸡汤,到如今各种营销号,各种公众号文章,推销各类编程、理财、PPT教学、职场提薪等,大多都充斥着满满的焦虑感。如果是销售老手,还时常通过打压对方来制造焦虑感,以便推销或是贩卖课程。此处不予评价这种行为的对错,只希望大家明辨是非,了解潮流方向,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方向去努力,应切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身边的同事或朋友,大多都有过这样的情况,焦虑却不知所措,明明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好。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讲,没做好、做不到就是不懂这个道理。现在人人都是演说家,各种人生哲理,做人道理张口就来,有甚者别人一说到这类话题就直接打断,一句我知道游遍各种交谈。
前些年没感觉那么明显,今年疫情造成了很多人主业的收入大打折扣甚至是为0,这也使得副业的关注度大大增加。推崇副业可以,但营销号的焦虑战术和收割又来了。俗话说得好,最容易挣的钱就是赚那些想赚钱人的钱,现在很多各行各业赚点外快或是其他副业什么的,公众号推的付费课程或是免费直播推销课程等太多太多了,这种现象的泛滥也体现了信息化时代学习方式的改变,大势所趋必定带来繁荣现象,但新事物或是新方式的出现,势必会有一定的乱象,像是宠物医院,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规范。
20年上半年有不少人都待在家里,人一闲下来就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回头一看又觉得都是毫无意义的。闲下来的时候,最容易关注的事情,一个是游戏,另一个是下半身,这样的事情回头看都是懊悔不已的。都只是满足了一时的快感,从长远来看危害是远大于那一时的快感。过于纵欲最终只会导致自身精神和身体上的空虚,同时对于工作和生活的荒废会让人越感空虚。这次疫情让人停下来感受生活的平淡、无趣中夹杂着一丝卑微,让人忍不住去思考各种各样的事情。
疫情使得很多打工人思考如何使得自身更有竞争力,每每进入公司都抱怨没前途、没钱途,混吃等死的话常挂嘴边,不禁让人想问,什么样的工作有前途,什么样的工作状态不算是在混吃等死。时代不同、标准不同、角度不同,这个问题是没有统一的回答,但我们从一些既有现象也许能看出点什么来。
马云在成功前是英语老师,那时他的本职工作是教师,那他是因为专注于本职工作而使得他成立了阿里巴巴吗?并不完全是,大部分都是他"不务正业"的结果,但现在他却不会提倡这么做,理由可想而知。现在互联网行业流行,"996是福报",“努力工作,早日实现财富自由”,“你怎么对待工作,工作就会怎么对待你”,这些话不全错,但很容易被资本家用作稳定人心的工具。
现实往往是,如果你只是一心扎在工作上,而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那往往只是让老板早日实现财富自由。疫情影响下,工作上有两方面被突出了,一方面是铁饭碗,即国企稳定型工作,另一方面是副业。疫情之下,丢工作的人不在少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副业就被摆上台面了,甚至是过于夸大。
之前提到过,最赚钱的事就是教别人赚钱,副业无疑就是属于这一类的。现在微信课程愈演愈烈,各种小白训练营层出不穷,理财、Python、公众号等各种热点。这也是现在的一种趋势,线上课程的推广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趋势。
这可以算是现在社会的一种新现象,但对于时刻对新事物趋之若鹜的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但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焦虑感已经被提升到另一个程度了,焦虑并非这代人的特权,而是现代人固有的特征,从现在各方面来看,这种焦虑感已经愈演愈烈,充斥着方方面面。
给大家谈谈过去的一件事吧,也是在过年前几天这样的时间。之前在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出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公司有开除我的意向。着重想谈的是当时的想法和感受,毕竟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并没有那么快离职的想法,结果突然间就要考虑找工作的事情,而且是在外省,毕业不久孤身一人,当时的焦虑感,没法提了。当时连续好几天突击了相关的面试题和更新简历,觉得十有八九要被离职,结果年前跟公司确认,说是没听过这方面的消息,让我不要多想,当时之后的几天就有点颓废下来了,没法跟前几天一样学习了。
通过这件小事也只是想跟各位小伙伴说,不要老在安逸区里,时刻做好跳槽准备,是一种底气。但在这里也不想贩卖焦虑,可持续地学习并不是焦虑所能带来的,最重要的还是砥砺前行,无论最终疫情何去何从。
今晚除夕夜,就提前祝各位春节快乐。在家的朋友请珍惜与家人的相处时光,就地过年的朋友希望希望明年能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