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听了一次关于高考作文的讲座,由于孩子在补课,所以我和朋友相约一起去,回来再传达给儿子。
当时老师讲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觉得对儿子的作文引导很有帮助:现下作文题目越简单,越不容易写,因为但凡大众题材,很难写出出彩的内容。比如写“一件难忘的事”或“一位难忘的人”,孩子们会写自已与母亲、老师或者同学之间发生的琐事,或者地震中一位母亲临死撑起身子保护3岁的孩子不被石块压到,或者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名人励志的故事素材等等,这些都很难有新意或感人之处,拿不到高分,只有把这个人物或事件要么写“细”,细到情节感人至深,要么写“新”,提练新近热点或媒体,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我想起了儿子经常写的作文中,可以说是从初中到高中,只要写“一个难忘的人”就必用的素材是:清洁工人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扫地,要忍受对有些人对这个职业的轻视,还要给大家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或者写“一件难忘的事”,十有八九就会写孕妇遇歹徒抢劫被当人质,孕妇却突发临盆,歹徒原本是医生,在经过心理和思想挣扎后进行施救,最后被警察抓走的故事。我m不能说儿子的眼界和思想有多狭窄,看着他每天面对桌前厚厚的一摞摞辅导书、再三勒令作儿子不许玩手机的要求,以及挤不出一点时间看新闻和外界的无奈。我也不知道,这一切是不是真的都是孩子的问题?我想起新近看的一些事例,很想告诉给孩子,这些事和人更让人“难忘”。
前段时间,深圳马可波罗男蓝主场的“擦地哥”孟飞火爆网络,他没有上场打球却比参加比赛的球员还要火,由于他熟练麻利的擦地动作,以及擦地前后奔跑如飞的身影,成为了赛场上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他从一个常常时机掌握不好,找汗水点也慢,每次还没擦完,就会被裁判赶下场的业余擦地工,通过善于总结、细心研究,反复刻苦训练,深入了解运动员的个性特员,系统地看赛事的视频,终于总能在第一时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双腿跪地,毛巾在他手中飞舞,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将地板上的汗水擦拭干净。最终,孟飞凭借着最专业的擦地动作收到了还在东莞的深圳男篮邀请,成了“专职”擦地员,在赛声上一夜成名。与此同时,他制定出一套成体系的球童服务标准,并申请了专利。并着手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擦地工,把中国球场擦地规范化、标准化,计划在国内赛场擦出一片天后,下一个目标要“擦出国门,去NBA或奥运会”。
这个人物,就是把别人敷衍的事做到最好,把别人业余做的事专业化地去做,让更多人因自已的劳动成果而受益,他才会让那么多人记住他。在这个浮躁日益取代扎实的时代,孟飞的擦地精神是这个时代稀缺的精神能量,无论是简单事、平凡事,只有认真做、做好它,跪着擦地也能成为“明星”。
这两年常说的工匠精神,会使我第一个想到瑞士手表,小小的机械表壳里744个零件,最小的细如毫发,一个顶级表匠全身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块,这样的一丝不苟,让瑞士手表成功地从日用品变身奢侈品,百年不衰;还有德国厨具,食材不论果、蔬、肉、骨,撕、拉、拔、削、剁;形状不计方、条、圆、扁、片、块、丝、角等一应俱全,感觉德国主妇不是在做饭,而是在做化学实验……而离孩子们最贴近的实例,可引用这件事:有一个人去德国出差,在研讨会上领到一支包装精致的水笔,打开后有点像国内的签字笔。回国后他将水笔作为礼物送给了正在读高中的侄女。侄女打开盒子,把玩良久,突然大呼小叫起来:“哇!九国文字的说明书耶!”果真!德英法意奥中俄日韩,除了这个,还有九种语言的承诺书,承诺终身保修,墨水用完了、笔尖磨损了、零件损坏了,只要你愿意寄回,随时免费保修包换。也就是说,这支笔你想用几年就用几年,一直保修到你不想用为止。而国内现在很少有人用钢笔了,学生时期只有小学阶段用钢笔,上初中、高中、大学都在用签字笔。钢笔和签字笔就象快餐食品一样,都成为一次性的,坏了就扔。当然你就算是去修,也打不着地方去修。
所以说,坚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难、也是唯一正确的路。你需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不论个人还是企业,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让中国这个制造大国真正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蜕变,这样的事情写出来会更有感召力。
总之,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力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尽善尽美,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把一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心理描写到位,也才能脱颖而出,吸引眼球,引人注目,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