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里有这样一个例子——土木工程师迈克尔人生从未被设计,他的人生跟随母亲、女朋友、妻子的节奏来走,直到有一天发现工作让自己感到非常郁闷,那么他要不要换工作呢?
美好时光日志帮助他解决了自己的人生困境。通过持续记录,他发现自己并非讨厌专业工作,而是讨厌工作中的行政事务、和人打交道的部分。于是他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作了重新的调整设计,他依然做着原来的工作,但是在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度。
我认为,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概念:人生设计是尽量从你当前的生活中汲取更多,而不单单是重新设计一种全新的生活。大部分人生设计都是为了改进、完善你现在的生活,而不是要求你做出重大的结构性的改变,如换工作、搬家或者重返校园读书等。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个例子,没有大动干戈,却实现了自我的人生设计。
乍一听记录美好时光日志也许你会不以为然,它的原理是来自心流这个概念。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最早提出「心流」这一概念,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同时会伴有高度的兴奋度及充实感等正向情绪。米哈里-契克森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点:
1、能够让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投入
2、动作与意识的合并
3、有清楚的目标
4、对于环境与动作有主控感,挑战跟技能之间能够达成平衡
5、主观的时间感改变,比如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是却没感觉时间的消逝
当人们处于心流状态时,可能会出现以下这四个特征:
1、自动运转:事情做起来会比较顺手,能够自动发挥
2、时间流逝: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3、不觉他物:专注投入事物之中,从而没有察觉到其他的感觉等(比如饥饿、手机震动等)
4、感到愉悦:在事情完成后,感受到愉悦、满足、成就感等正向情绪
在心流的状态里,人们会完全沉寂在自己手头的事情上,从而失去了对其他事物的感知:时间、人、物,等。这是因为在心流状态里,人的全部注意力都在手头的任务上,没有多余的注意力可以分配到其他的事情上。
像我自己一般会出现的心流体验就是,阅读、思考跟创作,经常会达到忘我的境界。
作者认为在寻路的过程中,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跟随你的心流体验,快乐前行,做能够吸引你、让你兴奋的事情,做能够激发你的活力的事情。只有当你在工作中真正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时,你才能从工作中感受到乐趣。
我们接下来要进行的“美好时光日志”练习会持续两周时间,中要包含两个元素:
•活动记录(记录能让你全身心投入并感到能量充沛的活动)
•反思(哪些活动让你有收获?收获是什么?)
反思的过程非常关键,而且最好你每次都记录,而每周的总结是去观察这些反思有什么共同点。根据内侧的结果,很多人的记录都很像流水账,会写自己对什么事情感兴趣但是那个为什么的反思很少,所以记录了时间很久,收效也不明显。
建议大家使用书中介绍的AEIOU法去记录:
A 活动:你到底在做什么?这是一个结构性的活动,还是非结构性的活动?你是团队的领导者,还是会议的参与者?
E 环境:我们所处的环境会对我们的精神状态产生重大影响。在足球场和在教堂里,你产生的感觉也不同。当你参加某项活动时,注意自己所处的环境。那是什么样的环境?它带给你什么感觉?
I 互动:你和人或者机器有怎样的互动?这种互动对你来说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
O 物体:你在和物体或者设备进行互动吗?是苹果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曲棍球球棍,还是帆船?这些事物能带给你投入感吗?
U 用户:活动中还有其他人吗?他们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们为活动带来了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两周时间用这个方法记录你的美好时光。每周至少记录三次,同时每周要完成一次总结周记。记住哦,它是非常重要的素材,是你重新设计人生的起点,要好好去做哦!
关于本书的朗读音频:【喜马拉雅】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全书朗读)
关于练习的讲解音频:【千聊】共创练习课
欢迎加入人生设计体验社群,用三个月的时间迭代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