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社会后,发现大多数的同龄朋友,都将朋友圈设置了半年可见,一个月可见或者三天可见,我也不例外。
打开自己封锁的朋友圈,发现自己学生时代是真的爱发朋友圈。逐条回顾,才发现都是一些发生了心流的时刻,开心的、傻气的,在当下是多么希望可以有人共享。
忘记买打气筒,人工吹几十个气球为舍友庆生致舌头发麻;深夜一起看恐怖电影被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吓得心跳漏了一拍;跟搭档一起躲在活动中心边吃炒粉边画宣传海报;跟好友逛手帐集市买到了好看的贴纸和明信片;极限狂奔在最后一分钟赶上出游的列车;和朋友并肩躺在湘江边看了一场盛大的烟火……
年少的我们,容易对周遭的事情有感知,我们很容易为一点小事情而快乐。当然,也容易因为一点小事情而丧气,旅游没有拍到称心如意的照片;被帅气的男生盯了半分钟却发现他只是想提醒你T恤上沾到了油渍;回南天躺在湿漉漉的墙壁旁还盖着带一股怪味的被子;认真复习了却没有考到令人满意的成绩……
我们记录开心,记录难过,我们希望有人可以跟我们分享愉悦,也能对我们的失落感同身受。因为我们渴望被看到,渴望被重视,觉得自己当下的心情理所当然就应该是天大的事情了。
在离开学校之际,长辈会告诉你,社会生存不易,长大了,要喜怒不形于色,不要轻易信赖别人,时时刻刻都需要有防备之心。因此我总觉得,18岁的成人礼仅仅意味着我生理上成为了大人,而真正的大人身份是社会属性的,离开了学校,没有象牙塔的保护,单枪匹马勇闯荒野,才是真的大人。
所以无一例外的,步入社会后我们都开始学会了隐藏自己。我们不愿意再将自己的碎碎念放到朋友圈,我们只分享精修图片,只分享加了滤镜的日常。有时候有一滩苦水想吐,文字删删减减后,最后索性退出了编辑。我们学会了安抚自己内心的小孩,告诉他,你该长大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时候抬头看到了好看的月亮,想上传到朋友圈,转念一想,好像这个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拍摄的角度也不是很新奇,最后还是将捕捉的画像留在了相册。
学会冷静,好像成为了大人的必修课,明明不开心,却要强颜欢笑,明明感到开心,却要提醒自己不要乐不思蜀。
可是我们每一次的摔倒,都会感到新的疼痛;每一次抬头看到的云,沐浴的阳光,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我们自己的世界里面,这些明明就是天大的事情呀。
我们都是自己的世界中的主角,每一次波动的情绪,事无巨细,都值得被关注和记录,你的感受,就应该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