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自己的成长经历中,经常被母亲指责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无用的,比如读书、听各种讲座,参加各种培训等,母亲认为做这些事不但挣不到钱,还要花钱去学,做的都是无用的事。
后来,我开始素食,学习泡茶、插花、整理等,更被母亲视为用不着。
曾经我很困惑,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我所做的,真的像母亲说的都是无用之事吗?
细想之下,我发现自己有一点是与母亲相通的,那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做事都是为了体现一种价值。在母亲的认知中,价值是用经济效益来体现的,是有形和看得见的;我的认知中,价值体现在自我灵性成长和对生命的体验之中,是无形看不见的。
从小到大,我与母亲一直存在着很深的沟通障碍,原因在于我们的价值观不同,这种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让我们之间彼此不接受对方,各自坚持着自己价值观体系,母女之间经常陷入到是非对错之中,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造成关系不和谐,沟通不顺畅。
2018年开始纯净素食的前两年,因为饮食上的巨大改变,我和母亲的对抗愈发激烈。
很感恩生命的学习成长,一点点下载正知见的软件,身边有一群正能量的朋友的陪伴、提醒,让我看到母女关系中自己的样子:抱怨多,感恩少;对抗多,恭敬少;总想改母亲,却不想改自己。
2020-2021年母亲两次生病住院,动了两次大手术。我在母亲身边陪伴她,开始用心去聆听母亲讲述她所经历的一些生活的苦难,以及她对孩子们的期待,因为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经历她所遭受的身心痛苦,所以不断地提醒我不要再走她的路。只因母亲不知如何正确表达,才会使我认为母亲的语言之中都是对我的否定、埋怨、指责,实则是母亲对自己一生无力改变命运的无奈,这其中也饱含着她对孩子的爱。
我开始渐渐懂得了母亲,我也渐渐清晰了我与母亲价值体系中的不同。当我开始接纳这种不同,才学会了理解和尊重,如何去爱母亲,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接纳、尊重更多人,更多的生命。我也慢慢明白了我所做的事情之所以被母亲视为无用,也与我所呈现的状态有关,现阶段有两点是自己需要修正的:
1.学得太多,落到实处的少。看似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但没有带着修正自己的心去做,做的过程中思悟很少,只是被动做,心不甘情不愿,因此不能很好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看不到学习后转化的成果。
2.方法太多,用心少。一直沉浸在各种方法的学习上,而忘记所有的学习、做事,是为了修炼心性。用的着力点不正确,往往造成做事越多,走的弯路越多。
读到一则故事,启发了我对有用和无用的认知:
有一天,庄子和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粗百尺,高数千丈,直指云霄的大树耸立在大溪旁。
只见大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便忍不住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没人砍伐?
伐木者不屑一顾地答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
用来做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做棺材,则很快腐烂。
用来做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做门窗,则脂液不干。
用来做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这番话,庄子越想越兴奋,随口而出: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大千世界,不同的标准之下有不同的价值。有用是一门落地实修的学问,无用是一门滋养心性的学问,两者不是对立,而是内外统一。
因有用,需用心做,甘吃苦、欢喜做;因无用,需用心思悟,真心、诚心、空心,心灵智慧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