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朋友。看内容之前,依旧先问你一个问题:
你觉得自己有用还是无用?
你敢做无用之事、无用之人吗?
——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逐渐被打得越来越碎片化。于是,你想要努力跟上这个时代的变化:
看书,必须看一个小时以上才算数;做饭,必须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才算成功;交际,必须有助于人脉和资源的拓宽才有意义。
这样的人生,乍一看,似乎每一分每一秒都花在了点上;但仔细看看,恰恰是这些模式化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固化了人们的思维,导致人们在做事时,总是习惯性地带着功利心。
人生似乎要靠“有用”的事情,才能有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希望自己有用吗?你还敢做无用之人吗?
-
01 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时候,父母常对我们说“长大后,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时候,我门不知道长大了要做什么工作,过怎样的生活,只知道长大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么,怎样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呢?
我的理解是:
- 如果你是一粒粮,你就要保证让人吃下去不要中毒;
- 如果你是一朵花,你就要保证观赏者不要闻了就送命
- 如果你是房屋开发商或工程师,就要保证你建的房子不会倒塌;
- 如果你是师者或医者,就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挽救那些需要救助的灵魂和生命。
为什么有些人在某些岗位上摇摇摆摆,始终得不到重用?为什么有些人却能平步青云,混得风生水起?生而为人,你与他或她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一个人的人生履历和社会价值,可以说都是以透明状态出现的。
你的目光短浅,你的虑事不周,你的无所作为,将直接把你划分成低能儿一列。
你的深谋远虑,你的积极向上,你的正义而为,也将被人尽收心底。
所以,不要以为过程不重要,你人生的每一步,都在印证你是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直接决定你的前程与命运!
除此之外,让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的同时,可以修身养家报答父母,让他们过上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好一点的生活。
因此,我认为对社会有用是必要的,至少对社会和家人有实用价值和物质意义。
-
02 对自己无用的事
人生的确要做“有用”的事情,它们很有意义。而在此基础之余,能让生活变得有趣可爱的,却是那些所谓“没用”的事情。
就好像“柴米油盐”是人们的必需品,花瓶和饰品则被看成“可有可无之物”。诚然,没有花瓶和饰品,人们仍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但有了它们,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所以,花瓶和饰品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老子·道德经》里提到: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车子真正的价值,在于其条幅撑起的圆形空间,正是这圆之空,才成就了它的轴与辐的功用,器具,有了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无用即是大用,有形的东西起着方便的作用,而无形的东西却发挥着真正作用。
庄子在《人世间》有这样一个故事:
木匠和弟子路过曲辕时,看到一棵巨大的栎树,它的树荫可卧牛数千头。弟子们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人砍,后来才知道,这棵树没有什么用,用来做船,容易沉;用来做棺材,容易腐;用来做器具,容易烂;用于做门窗,容易开;用于做柱子,容易被虫蛀……
而正是这棵树的“百无一用”,让它经历数百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了人们的庇荫之所。
所以,庄子在《逍遥游》中又说了这么一句话:“无用者,正所以为大用也;有用者,其用有尽,无用之用,其用无穷,故能成为大用。”
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的,此时看似无用,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对你的生活或者生命,产生不可思议的影响。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秘鲁有一个小城市,那里的警察性情特别暴烈,市民对此很有意见。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市长想了一个办法。他摈弃常规的给予处罚的方式,而是用了一个软弱而无用的办法:给警察们放了三天假,同时给予每人三部文学作品,希望他们在假期里读完。
警察们读了这些书以后,性情竟有了改变,对市民的粗暴态度亦有所缓解。他们读的是什么作品,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在不经意的阅读中,某段文字或某个故事触及了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他们意识到,生活除了粗暴之外,更应该是温暖而向上的。
这或许便是阅读的无用之用吧,表面看似“无用”,其内里的文化含量,往往能穿透人们自己建立起来的重重盔甲,直指人心。
文学的力量,正如莫言在诺贝尔晚宴致辞中说的那样:
“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日子忙碌而焦躁,我们更需要一些“无用之事”,回归自己的内心,让自己不陷入急功近利,避除一颗功利之心,去做自己真正想做之事,不问结局,不管回报。
请多留一些无用的时间给自己,请相信,无用也是一种美,请包容自己,允许自己选择喜欢的无用之事,允许自己有无用的生活。
有些事情,或许没有物质层面的意义,却可以给自己的精神世界带来极大的愉悦。
人生的价值,除了物质方面,更多体现在精神方面。
如果说,“有用”的事情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那么那些所谓“无用”的事情,则可以让人们的心灵变得更加丰富,让生命变得更加有趣。
以无用之事,修自在之心。
03 无用既是有用,有用亦是无用
尼采:"存在即合理",从来不存在什么无用的东西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价值的创造源于对事物价值新的开发。简单来说,就是把别人眼中无用的东西变成有用。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松下电器研发了一个看似很鸡肋的东西:一个固态可移动的存储芯片。它唯一的优点就是很小,但容量只有1G,读写速度也一般,根本无法取代电脑硬盘。参观者都说这东西没什么用。
在当时,手机还没被发明出来,电脑也只是刚刚流行,大家也只是关心和电脑有关的一切。乔布斯把那块小芯片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考量许久,几个月后,苹果MP3横空出世,乔布斯就此走向神坛。
正如那句“没用的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不是每个人都能变腐朽为神奇。但是,对于一些我们不了解的东西,不要轻易下判断,说它无用。
可见,“无用的”有特殊价值,“有用的”有实用价值,“无用的”能有时候可以转化成“有用的”,但更多时候,”无用”和“有用”其实是很难分清的:
你积攒了不菲的钱财,看似非常有用,但如果你没有身体去享用,甚至没命消受,那些钱财就是无用的。
你拼命加班想证明你是有用有价值的,但老板只想看你的业绩成果。你非常执着追求的一件“有用”的事,可能在另一个人眼里是“无用”的!
你注意到了吗?
我们都习惯于从事物的表面去判断有用或无用,却忘记去探寻事物最本质的价值所在。
就像有些外表美丽充满诱惑的东西,却可能成为你奋进路上的绊脚石,而恰恰相反,有些你不屑与忽略且看似无用的事物,反而可能在你坠入悬崖之时,成为你救命的稻草紧紧的拽住你。
所谓无用既是有用,有用亦是无用,万物皆可使用,就看如何应用,世间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准则。
而生命的意义,也不应该通过事物的有用或者无用来界定。
生命不止是使用,还需要奖励,而我们对生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我想,大概是有用与无用的结合。
说明: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