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营造有力的外在环境,积极性和责任感。任何时候,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遭遇的回应。事实上越痛苦的经历,越能磨练意志,开发潜能,提升应对困难的能力,甚至还可能感召他人争取同样的自由。很多人只是坐等命运的安排或贵人相助,事实上,好工作都是自己争取来的。而找到好工作的人往往更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坐享其成。
以终为始是指以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做事情之前先树立目标,然后再做行动比如在做项目时,首先找到项目应该达到的目标,然后以目标为中心去部署行动。同样如何去做人,首先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然后规范自己的行为。目标错了,即使再努力,也会南辕北辙。
以终为始有两个原则基础。
基础一,任何事情都是两次创造而成的,分别是智力上的创造和付诸行动或体力上的创造。比如要建造房子,首先要设计图纸,这是第一次创造,然后根据图纸施工,这是第二次创造。
基础二,自我领导。领导有别于管理,领导属于第一次创造,而管理属于第二次创造。二者好比思想和行为,正如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是正确的做事,而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
要事第一
作者按照事情是否紧急,是否重要,将事情分成了四个象限。
第一类事物:紧急且重要;
第二类事物:不紧急且重要;
第三类事物:紧急但不重要;
第四类事物:不紧急且不重要。
第一类事务属于紧急又重要,所以要立即处理,但是这类事务会消耗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处理者就会满脑子问题,压力大,疲于奔命,被危机牵着走,忙于收拾残局。也有一些人把精力放在了第三和第四类事务上,第三、四类事务从产出的角度上来说,并不是高质量的产出,而把人绝大多数精力放在上面,既不会对公司业务有所提升,同样也不会提升个人的能力,这个人就慢慢变成了一个可替代性的人,所以被炒鱿鱼的几率很大。高效能人士要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类事务,他们会通过在第二类事务上花时间,来减少第一类事务的数量。高效能人士不会在问题上花时间,他们的思维定式是预防型的,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虽然也会有危机和紧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相对数量较少,所以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处理第二类事务,完成这些活动他们的处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保持了产能与产出的平衡。
双赢思维
在相互依赖的环境里,任何非双赢的解决方案都不是最好的,因为他们终将对长远的关系产生这样那样的不利影响,你必须慎重对待这些影响的代价。
如果你无法同对方达成双赢的协议,那么最好选择放弃(放弃交易、好聚好散)。
作者建议不同的人和机构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
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有时甚至比对方理解得更透彻;
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再次,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最后,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知彼解己
沟通是信息的传递,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希望了解对方,同样也希望对方了解自己。
高效能的沟通在于,首先沟通基于品德,即个人的可信度,是人们对你诚信和能力的认可,是感情账户的投资。
其次是感情,感情就是移情能力,你是否能通过交流迅速理解他人的情感。
最后是理性,即你的逻辑能力,合理表达自己的能力。
品德、感情、理性,这个顺序不能打乱。很多人通常的做法是急于表达,试图说服别人,却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因为对方的感受不好,没有给予你积极的回应,进而你也觉得有一种挫败感。所以,表达基于倾听之上,只有充分倾听对方,了解对方前提下表达,可信度才会增加。
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是人类所有活动中最高级的一种,是对其他所有习惯的真实考验和集中体现。他的精髓就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差异是普遍现象,而相同却是不正常的。有很多人害怕面对差异和冲突,追求一致和默契,面对差异要么妥协要么控制。但是妥协或控制只是暂时的一致,并不能根本去解决问题,更不具备创造性的成长。换一个角度,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差异才会更加丰富多彩,而多样化的想法,也为我们提供了创新解决问题的可能。所以,尊重差异,博采众长,不怕失败,不怕尝试,勇于承担,统合综效才能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