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联合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
该报告基于11万余名四年级学生、7万余名八年级学生和3万余名班主任的调研数据,报告显示,"有温暖的家"排在学生认为的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无论是四年级还是八年级学生,在他们观念里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均为"有温暖的家",选择比例分别为39.3%和49.4%,远高于其他价值追求的选项。
这表明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孩子都将家庭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追求,反映了他们对家庭的重视、依赖和对温暖家庭的期望。但在实际的育儿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因为陪写作业、睡觉时间、零花钱、手机、食物、糖果等问题而产生分歧,在孩子面前争吵甚至更严重大打出手、冷战等。
一、父母的争吵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不良的影响?
那么父母之间的争吵,家庭中的不和谐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哪些负面的影响?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张国荣作为香港顶尖的艺人,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荧幕形象,但是在2003年4月1日,张国荣从香港中环文华东方酒店的高楼纵深跳下,结束了自己年仅46岁的生命,留下了一份无心恋世的遗书...46岁的张国荣至死都没有结过婚,从小生活在一个气氛扭曲、剑拔弩张的家庭里,张国荣深感到“不舒服”。他认为婚姻是不可信任、没有意义的,时时把“婚姻是一种无形的负累”一类的话挂在嘴边,甚至看见别人结婚会伤心大哭,他说,如果相爱没有这一纸婚书,大家都可以过得很好。如果要分手,有了这一纸婚约也改变不了什么,这样彻底的怀疑婚姻是因为他的父母在他儿童时种下的种子,张国荣的父母婚姻极不和谐,最终导致离婚了。张国荣说过,印象当中父母总是吵架。父亲经常打妈妈,很恐怖,重点是张国荣父母关系的不和谐极大地影响了张国荣的身心健康,我们可以想象,年幼的张国荣面对如此混乱的家庭,会用怎样一种哀怨的眼神注视着他的父母,长大之后又会用怎么无奈的眼神看待这个世界,父母的争吵带给张国荣除了对婚姻的恐惧之外,还有贯穿其一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无论他的事业取得怎样的成就,抑郁一直都凝重的写在他的脸上,还有一点,张国荣孩童时常常目睹父亲殴打母亲,令得他厌恶男性,也无法确认自我的男性身份,内心又极度想被男性权威看见,导致他最终也走上了同性恋的道路。
▌助长孩子的操纵欲
很多家长不知道夫妻不和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极大的影响,我们来分析几个生活场景,看看夫妻不和对孩子具体都有哪些影响,小米的爸爸平时工作比较忙,陪小米的时间很少,所以只要小米要求买什么,不管多贵,爸爸都会答应。但是小米的妈妈就很担心,她觉得这会让小米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小米爸爸给小米买玩具的时候,只要妈妈在场,总会劝爸爸不要买了,爸爸有几次当着妈妈的面答应了妈妈不买,回头又悄悄网购回来给小米,每每这个时候小米妈妈总是很生气,她抱怨爸爸惯坏了小米,如果你是小米,当你想买一个新玩具的时候你会做一个什么样的决定呢?你是不是也会想,要买新玩具,就去找爸爸,爸爸肯定会答应我的,先找了爸爸再找妈妈,另一方面呢,小米比较胖,爸爸在小米的运动方面有要求,他希望小米早上起来跟他一起跑步,但是小米又经常起不来。妈妈又觉得睡眠很重要,就常常说让她多睡一会儿吧,明天再跑。这个时候在小米的内心又会有怎么样的想法呢?
如果他想逃避跑步,他会找谁帮忙呢?当然是找妈妈了,妈妈会帮他搞定爸爸的,小米就是这样巧妙地利用了爸爸妈妈的意见不统一,轻易地就能打破父母设定的规则,所以我们看到,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意见不和,可能会助长孩子的操纵欲,长期来看孩子会缺乏规则意识和责任感,这其实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传统的,我们有的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甚至会有意识地“你唱白脸我唱黑脸”,这对孩子是很不好的。情况严重的就会造成孩子的双重人格,在爸爸面前是一个样,在妈妈面前又是另一个样。
▌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愧疚感
我们再来看看飞飞家的场景,飞飞妈妈晚上正在陪飞飞做作业,飞飞有点心不在焉的东搞搞西玩玩,写着写着玩起了橡皮,飞飞妈妈忍无可忍不住就吼了起来:“我一不注意你就开小差,能不能专心点,快点写作业!”在客厅看新闻的爸爸听见妈妈的吼声走了过来,看见妈妈的手机就说:“你自己先把手机放下来再说,又发那么大火,干嘛呢?”妈妈气不打一处来,我又没玩手机,刚才是在回了一个工作的事情。爸爸说:我都懒得说你,你一天到晚老拿个手机,自己都不专心能带好孩子吗?妈妈一听马上反击:“你倒好,舒舒服服看电视还怪我们,有本事你来陪孩子作业啊,”爸爸也急了:“我不是早说了吗?都这么大了让他自己写作业了,都这么大了该学会自己管自己了,你偏要盯着,自己给自己找事!”接下来的场景你可能也猜到了,夫妻俩越说越气,各种上纲上线,从小吵到大吵,最后还得冷战几天,大家可以想想飞飞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会有什么杨的感受和想法呢?
其实很多家庭都有类似的一幕,这样的场景在不同的家庭可能换成了妈妈想让孩子早点睡觉,爸爸却跟孩子在疯玩,爸爸希望孩子去做运动,妈妈却希望孩子去上美术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说服不了谁。然后当着孩子的面大吵一架。
英国约克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研和研究,他们发现:父母吵架比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更糟糕,最新调查表明,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离婚家庭的为30%。和睦家庭的为19%。经常看到父母吵架的孩子,出现辍学、工作不顺和情绪问题的可能性增加了三成,因为父母经常性的吵架甚至打架,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是极度不安全的,别人是不值得信任的,孩子长大之后就很难与人合作,更难发展出健康的亲密关系。
▌让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并引发心理障碍
另外,父母的争吵也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愧疚感,他们会在潜意识里将父母的争吵归因于是自己不够好,这样的孩子出现抑郁、焦虑、强迫、躁狂等等心理疾病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张国荣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
还有就是,很多夫妻吵架的时候都会逼孩子表态:“你说是爸爸对还是妈妈对?”“你到底是爱爸爸还是爱妈妈?”孩子表态了,不管孩子支持谁,另一方就责怪孩子没有站在自己的这一边,如果孩子不表态,父母双方就会一直争吵下去,这样常常逼孩子表态孩子支持哪一方,其实对孩子造成更要命的伤害,逼孩子把对父母的爱割裂开来。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会很难信任父母,也很难信任他人,爸爸妈妈的激烈冲突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愧疚、害怕、没有安全感。
另外,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不善于经营与同龄人的关系,容易走向极端,时常表现出过度关注,过度保护,和不合群的行为。
▌影响婚姻观
父母的不幸福给他们提供了负面的例子,让他们误以为婚姻就是在争吵中痛苦过日子。
到了宜婚之年,他们会对性格不好的人或爱吵闹的人特别敏感。他们一方面千方百计希望选择跟父母不同的人,另一方面他们却又对婚姻感到忐忑和不安。
有些人甚至会逃避婚姻,因为他们认为,既然婚姻这么痛苦,还不如单身来得洒脱。当然,他们大多数人即使结婚后,身上也摆脱不了父母的影子,他们也更趋向于跟另一半吵架。
总之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轻则让孩子产生操纵欲,像前面的小米,左右逢迎,没有规则;重则让孩子产生愧疚感,觉得这个世界是很不安全的,长大后会很难与人合作,很难发展出健康的亲密关系,也容易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当然,我们都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在夫妻之间消灭所有的分歧,但是我们可以学会如何相互尊重的在家里解决分歧,这对教育孩子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二、夫妻之间如何相互尊重的解决问题
不知道你留意过没有,当你与你的另一半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你是否能做到相互尊重的解决问题呢,我给大家推荐四种方法。
1.夫妻一方保持沉默或者离开现场。教给另一方处理,事后再找一个孩子不在的场合,夫妻双方交换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要确保即使夫妻俩憋不住想吵架也要努力不当着孩子的面吵。
2.夫妻双方要达成一个共识。让孩子知道,他必须要得到爸妈双方的同意,才能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比如前面提到的小米想买玩具,爸爸可以这样说:“我同意,但你要问问妈妈的意见,如果她也同意我就给你买。”
3.夫妻都不要做和事佬。尽量的站在对方的一边,比如妈妈说不给买玩具,孩子一定要买,爸爸觉得无所谓,爸爸想提议买一个便宜一点的,其实呀这样还不如什么都不说,爸爸呢要么就让孩子和妈妈去商量,要么就坚定的站在妈妈这一边,和事佬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4.定期召开家庭会议。这个家庭会议和传统的一言堂是完全不一同的概念,就是要确保每个人的想法都得到充分的表达,只有所有人都同意的决定才能被执行,我们的一个学员他有一个八岁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提出来想买电话手表,爸爸妈妈都没意见但奶奶反对,她担心太贵了会造成攀疲,经过两次家庭会议的讨论,女儿搜集很多资料说服了奶奶,打消了奶奶的疑虑,最后全票通过,皆大欢喜。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家的女儿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增强了沟通的能力。在通过家庭会议的方式解决家庭问题时,家庭成员能够学到沟通技巧、合作、尊重、创造性、表达感受以及作为一家人如何快乐相处。关于家庭会议怎么开来解决家庭的分歧,对孩子的帮助最大,在我们的线下课程中会做系统的介绍和练习。
既然家庭成员之间的分歧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学会存同存异,用相互尊重的方法来处理分歧,如果父母之间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那么双方就会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对方,并且知道两个不一致也没有关系,孩子们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明白爸爸是这种做事方式,而妈妈是另一种,这样不会给孩子们造成困扰。有害的做法是,父母中的一方试图过度弥补另一方的做法,而不是做自己;或者允许孩子操纵父母相互对抗并主导整个家庭,一旦父母们学会看重彼此的差异并尊重对方的养育方式,他们就能快乐地共同养育,并承担起各自的责任。这里所说的共同养育,适用于再婚家庭、离异家庭、几代人共同养育的家庭,以及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的解决问题,这本身也是在给孩子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学会如何相互尊重的处理她与其他人的争执。
有孩子之后,我们很自然地把所有关注都聚焦到孩子的身上,有时甚至因此忽略了与另一半的关系,殊不知,爸爸和妈妈良好的夫妻关系,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爸爸爱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