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的时候是分阶段的,在考初中前深受刘俊秋老师刺激的我第一次如醍醐灌顶的醒悟是在1992年春天的一个上午。那时候我正在邵庄上六年级,我看到有一个同学买了一本《小学语文复习手册》,里面系统的对小学语文知识做了总结,我很是羡慕。正好娘因为有事去临西看望二爷,我让娘也给我买一本,娘向来支持我的学习。没想到娘回家时不仅给我买了我想要的那本语文复习手册,而且还给我买了本数学复习书。既然买了,我就得认真做题,那本语文书我很快就做完了,可是我数学基础不好,有很多题我不会做,于是我在一个下午拿着那本书问了当时刘俊秋老师,他看了许久可能也做不出来,就看了看书皮,上边写着《小学数学升学试题精华汇编》,他张口就说:“就你呀,你怎么会做精华试题呢?走吧、走吧”。或许是这就话深深刺激了我的自尊,我默默的回到我的座位。看着刘俊秋老师的眼神和表情我恨他恨得要死:你凭什么看不起我?我一定要让你看得气我!从那以后,我更加认真的学数学,我自己先把课本上的题系统学一遍,在卖力的把那本《小学数学升学试题精华汇编》的题做一遍,不会的我就问其他同学,我故意问其他数学老师而不问刘俊秋老师,因为我恨他,他看不起我。后来在报考初中时,我和几个伙伴打算报考胡帐县中,那是在当时很难考的初中,可刘俊秋老师再次打击我,他说:“就你这样子,还想考胡帐县中?”,我更加恨他了,而且我更加努力的复习。在这样的状态下,我考上了当时很有名县中-----胡帐中学,而且我们班就我自己考上了那所重点初中。
当时我还是恨刘俊秋老师。现在刘老师早已退休,而且得了脑血栓,神志不清行动不便。多年后我不再恨他了,我更多的是感激刘老师,要不是他的那就句话我仍在浑浑噩噩,我仍在和一些学渣一起逃课胡闹,是刘老师唤起我的自尊和灵魂。2010年的9月,我正式入编成为吃财政供养的国家正式老师,那年冬天我在大街见到了刘俊秋老师,我远远上去给他招呼,可他早已不知道我是谁了。想想我真的应该感激他,是他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不是他对我的“刺激”,我现在应该是在某个工厂打工,也许在家里种几十亩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耘。就不会有我今天在城里上班,有房有车的日子。感谢你曾经恨得人,因为他们让你挑战自己,改变命运!
这是我的第一次改变命运的契机,一个偶然的下午,一位老师的话,让我在偶然的时刻做出了挑战自我、改变命运的决定!上了胡帐县中后,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在4年里,第二次改变命运的契机是一个同学对我的嘲讽的醒悟后,我开始了努力学习,第一次开始为自己奋斗。现在我仍然清晰的记着那个上午,我和五六个伙伴骑着自行车从邵庄学校到胡帐县中报名参加考试。那是我第一次自行车走走那么远的路,我第一次骑车上106公路,第一次知道知道了“中学”的名字。几天后,在一起去的五六的伙伴中,只有我自己考上了那所中学。
记得一个炎热的中午,我村一个大我几岁的男孩来我家给我胡帐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当时很是激动,对未来的三年初中生活充满了向往,爹娘也很高兴,我爹说:“很好,就在胡帐上初中吧”。我娘见了姥娘和舅舅就说我考上胡帐的事,这时候我可能是爹娘的骄傲,也从那时起,爹娘下定决心要供我读书上学,只要我肯上,他们就是再难再累也会供我到底。等了些日子,我开学了。和现在开学时家长大包小裹的送孩子不同,那时候我和善良(那个给我送通知书的男孩)一起骑着自行车,驮着被子行李去了学校。记得第一天的晚上我和善良还有朱子昌睡在院里,因为天太热,宿舍里没法睡。后来的几天晚上,我没有睡好,因为第一次离开家,什么都是陌生的,很不习惯。最要命的是夜里不敢起来小便,当时我睡的的砖炕大通铺,我在边缘上,而且一边高一边矮,很多的夜里被尿憋醒,有时候裤子上还有尿渍,胆子小不敢出去。第一次离家我真的很难。
那时候,胡帐学校伙房只能熬小米粥,不给学生熥干粮,我们每到星期三的下午回家拿三天干粮,有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从家里带麦子到胡帐村里的馍馍铺换馍馍吃,而我一开始没有这样,一直到了一年后,我才从家里带麦子换馍馍。一开始我学习跟不上,好几门课程学的不好,尤其是英语和数学,我不知道是怎么浑浑噩噩的度过的。那年冬天,寒风刺骨,我和几个同学来回行走在回家和上学的路上。元旦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了班里还可以开晚会,知道了郑智化的《水手》怎么唱的,知道了毛阿敏的《渴望》《好人一生平安》那么好听。时光就这样匆匆的流逝,那一年是1992年,我结识了刘要俊、张伟、振丰振桥他们,还结识了王胜(现在在西区的美术老师),想想那时候,真是迷迷糊糊的时代,在迷迷糊糊中我过完了初一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