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的肃北是大漠、风沙、荒凉、干涸,这对于一心向往大海的我们好像欠点儿吸引力。直到和女儿一起看了纪录片《马可波罗游记》,这一连接欧亚大陆的交通枢纽,顿时在我们的心上产生了魔力。
和朋友一拍即合,两家人一辆车,趁着还不算老,榨取一下体力和激情,一路向西驰聘了5000公里。
首至青海湖
从出发,经西宁至青海湖、茶卡、敦煌、张掖、祁连山 大环线,我们计划来回九天时间。
一路远离城市,奔向广袤的西北原野。许是低估了行程的长度,从出发,途经兰州又过西宁,我们的行程并不紧凑,当我们到达整个大环线上的第一站——青海湖,已经是第三天。
隔着金色的油菜花海,在天边是无尽的青海湖。一路人马立刻从倦意中苏醒,奔向这一片不见尽头的清澈蔚蓝的湖水。凉风习习,花香荡漾,此情此景,只恨相机镜头太小,装不下这铺天盖地的美好!
体验露营
7月份的西北之行,会出现一宿难求,是我不曾预料。
沿路大片用于住宿的民房己被关停,开放着的民俗村两天前已客满,来来往往的车辆在这个近湖的小镇上穿行。
已经住下的游客在湖边的花海散步,或歌或行好不惬意,没有订到住宿的我们好生羡慕。
如歇脚二百公里外的黑马河,又能收获一个看日出的好地方。可惜,此时的道路竞然出现高峰拥堵。
只能叹惜预估不足,没想到为了环境保护,会关停了农民自建的住宿;更没想到,不年不节的日子,旅游黄金周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湖边的帐篷营地,成了孩子们最为理想的住所,一次崭新的露营体验,足以抵抗旅途不便带来的所有烦恼。
资深的露营玩家支起了全活儿的家什事,听风吹草鸣,把酒言欢。
夜幕降临,帐篷里一盏盏马灯与天空中高远而稀疏的星星遥相呼应。帐内,有小声聊天的声音,有孩子好奇的追问,还有小儿啼哭的声音……
夜渐渐静了,月光如水般清凉,风声无言,天苍苍,野茫茫,那一瞬间,时空错位,今昔何年?唯有熟睡的鼾声在耳畔忽近忽远响起,似梦似幻亦是真……
早上6点醒来,走出帐篷就迎上了霞光。在湖的那头,云层如山岚般厚重,在金色光辉的照射下如紫气东来。太阳在云层后绽放光彩,光影瞬间变幻,来不及定格,大地已经熠熠生辉。
天空之镜
做别营地,下一站茶卡盐湖。
我们的汽车还没有走到景区的停车场,就已经被漫长的车流堵住。游客之多,可见一斑。
好在茶卡盐湖是曾经的矿区,开阔的景区可徒步4到6个小时。进来的人流,瞬间被观光小火车带向了远方 。还有成串的行人,在炎炎烈日下用脚步感受盐湖之美。一切的拥挤和宣闹,似乎被环境的空灵给稀释、净化了。
天空之镜的美称真的是恰如其分。天高云淡,水天相连。湖面很开阔,湖水却只没过小腿。湖底是厚厚的盐体结晶,远远望去如雪地般圣洁。老天也不吝啬它的好天气,光线充足洒在的湖面上,微微的波光晃动,和天空中洁白的云朵交相呼应,好一副,天在水中,水在镜中的画面!
也难怪,来这儿的人都要下水体验一把,就如同下雪天,总也忍不住打个雪仗一样,直到盐粒咯了脚,湖水淹了皮,才会恋恋不舍的上岸。
乘着观光的小火车,呼吸着咸咸的空气 ,我们在云和湖之间穿行。
再望一眼,湖心那美丽的小白船,是涤荡心灵的召唤;烈日下的红衣美人,是镜上舞者留在我记忆中的画面。
穿越戈壁
汽车一路飞驰,窗外是茫茫的戈壁滩。
多年的风沙治理,收效明显。道路两边,时常看见草方格作业带,沙棘等植物郁郁葱葱。尽管如此,还是有大量的土地荒漠化严重,也感叹在这荒芜之地开展防风固沙工作的艰幸。
作为一个生活在秦巴山区的人,戈壁滩呈现给我的第一眼是开阔,第二眼是荒凉。
沿途不断有重型车载的风力发电机翼,像一支支巨大的飞机翅膀,它们被运往远方,组装成一排排风机,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风姿卓越,为茫茫戈壁增添几分靓丽。
气候变化
公路穿越阿克塞,原计划去看一眼《九层妖塔》的拍摄地——石油小镇,无奈天公不作美。一段崎岖山路,气候似乎瞬间发生了变化,云遮雾绕,能见度不足50米。
车辆在崎岖的山路上缓慢前行,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之地,居然有交警冒雨现场指挥通行,心生感恩!
不得已,放弃石油小镇,直奔敦煌。
又见敦煌
敦煌是此行最为重要的一站。为了拿到8月份双号的应急门票,在网上顺便预定了《又见敦煌》舞台剧。
这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经了解才知道,这是著名导演王潮歌继《印象》系列后《又见》系列之力做,《又见敦煌》已成为敦煌继莫高窟之后又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走进剧场,即在舞台边。大型情景剧用普通百姓的视角回望历史。
剧中展现,道士王圆箓将藏经洞中的文物送出成为民族罪人,内心的争扎与忏悔,还有壁画人物对美貌画像损坏的痛心,都在唤醒游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
敦煌研究院学者道:你了解莫高窟吗?如果你不了解莫高窟,请不要来莫高窟,因为你的每一次呼吸与行走,对莫高窟内的壁画都是一次伤害。
我很感恩,《又见敦煌》用它特殊的艺术形式,向我讲解了一段不为我所熟知的历史。
剧情以恢宏壮观的气势,展现了索靖将军镇压叛乱、张议潮收复河西,高僧悟真历时2年抵达长安,从此一条西通罗马、东连长安的丝绸之路打开,福泽天下。
历史的进步值得被铭记,而世事的变迁,每一个参与过的人也都将成为历史。
“汉朝,已深埋在沙下;唐朝,已深埋在沙下,将军、画家,已深埋在沙下;商贾、僧侣,已深埋在沙下,曾经的喧闹,变成了一曲羌笛;曾经的繁华,变成了一抔黄沙”
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而我们都将归于沉寂,莫高窟内的壁画会消失,我们曾经来过的剧场会消失,还有我们所处的时代也会消失,只有人类,穿越时空,生生不息!
莫高窟
这是我们此行的重中之重。
据说,从先秦的开凿的第一个洞窟,历建修造成千佛之洞,即成莫高窟。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圣地,有人说看了莫高窟,就等于看了世界文明史。
据介绍,莫高窟现保存完好洞窟492个,如马蜂窝般排列,密密麻麻又错落有致,延绵1600多米。
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四大洞窟艺术之一,声名远播。而其最为独特的魅力在于洞窟的开凿,源于人们对佛教的信仰。佛窟的供养者(出资兴建者)不仅有达官显贵、佛门僧侣,还有商贾百姓,善男信女,这是纯粹的民间艺术,更是发自心灵的朝圣,它是信仰,更是虔诚。
不难想见,数千年来,在敦煌的这片热土地之上,人们生生不息的朝拜与供奉。
因为我们是应急票,只能参观四个洞窟,但也足以为我掀起历史的尘埃。
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最佳的参观时间是早上的日出,和下午的日落时间。
据说那时候的光影与流沙的镜头感最强,无论你是否有摄影技术,都能随手拍出大片的感觉。
这样美好的瞬间,我们没有赶上,不过老天对我们也算不薄,从7点半到10点半,三个多小时没有出太阳,免了我们的日晒之苦,骑骆驼,滑沙,玩到精疲力尽。
大漠雄关
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西北大环线上的重要一站。
大漠戈壁,雄关横卧。
登城楼,纵览山河风萧萧。
天蓝树绿,驼铃声声马蹄徐。
忆往昔,金戈铁骑,
醉卧沙场今何在?
黄沙滚滚,岁月峥嵘,
道不尽世事沧桑。
七彩丹霞
张掖的丹霞的确很美,红、白、黄、褐多种色调的调和,把这一片寸草不生的山脊打扮的如此美丽。
荒芜和色彩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反倒衬得远处绿色覆盖的山体失去了意义。
丹霞地貌不仅有美学价值,且也以”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值得欣喜的是,孩子在边看边思考,她一路向我追问,按照丹霞地貌的发育程度,张掖丹霞是否是壮年阶段。
其实专业了解多少不是特别重要,但是这种观景的方式我深表赞同。
对,这么美丽应该正是壮年!
穿过祁连山
大环线上祁连山是必经之路。由于行程时间紧,我们在这里没有过多停留。
路过一处马场,按耐不住去休验一把骑着马儿在草原的感觉。
马场的草地上,有土拔鼠(鼠兔)时不时的跳出来,呆萌的外形立刻引来我们一行人玩起打地鼠的游戏。机敏的鼠兔在地洞里灵活的更改线路,我们人多势众也奈何不了。
我想只有苍鹰才是受它敬畏的天敌,我们这些过往的游客不过是在草原博大的怀抱里偶尔撒了个欢儿而已。
后记
这一趟可谓山高路远,我们途经陕西、甘肃、宁夏,回到湖北,九天行程,确有些疲惫。
但翻开电子相册的瞬间,这一路的经历,我们看到的美景,接触的西北人,还有津津有味的西北美食,连同敦煌文化的烙印一起溶进了记忆里。
看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感慨不一样的人生 ,我喜欢这样的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