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岁尾年终,驱车八百余里,往来十余小时,深入沂蒙腹地,看望放假回家的学生。虽然舟车劳顿,但一想到自己是政府政策的最后落实者,是国家领导对人民牵挂的最终表达者,一看到学生与家长淳朴、憨厚、满足与感激的笑容,霎时间身体的疲倦就一扫而空,只剩下精神的富足供自己端坐在电脑前细细地品味。
今天与小崔一道先后去费县、平邑看望了两位学生。我的家乡也在沂蒙山区,忙忙碌碌一整年,驾车走在返乡的公路上,还颇有点“近乡情更怯”的感觉!
从济南到费县全程是高速公路。这是一条陌生的路,路的这一头连接着城市的喧嚣,另一头连接着乡村的宁静。车窗外急速后退的建筑将我带进了一段变幻不居的旅程,把我从中年的奔波拉回到了童年的记忆。
车近目的地,一望的田野作物已收割完毕,只留下衰枯的荒草和漫天的黄土地。路旁的枝丫在寒风里招摇,叶子已完全落光,犹如铅华涤尽、青春无存的老妪,与城市相比冬天的乡村略显衰败与萧条。
两位学生都是女孩,有着青春美丽的妆容,有着青春美丽的梦想。当我从车窗探出头来,一位我教过的学生张大了嘴巴,显然没有料到我会在寒假里出现在她的眼前。老师突然从讲台走进了她最真实、最平凡的生活,她最大的感受应该是吃惊!从她慌里慌张、一路小跑地给我们引路的姿态中,我分明地感受到了她对老师的那份亲切。从她们父母看到我们时紧赶慢跑的迎接,临走前拉着我的手好说歹说要送一点土特产的举动,我也清楚地意识到家乡人对老师的那份尊重。
我不禁惭愧起来。我不能否认,见到他们之前,我把家访完全是当作是一项工作任务来看待的。带上学校采购的米面油,这大概是四口之家个把月的口粮。我把这些送到地方就算完成了任务,甚至还有点把持着老师的孤傲,有一点高高在上的自得,完全忘却了自己原本也是由这同一片黄土养大。想起中学时学过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一件小事》:人力车夫挂倒了一位老人,当确认车夫不能继续拉他后,先生让巡警转交给车夫一把铜元。“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事虽不同,但情理相似。我做的事又算什么呢?我给他们带来的是什么呢?是帮助?是希望?是压力?是期待?都是,也都不是,我也说不清楚。今天距创作《一件小事》的一九二〇年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没料到一百年后先生冷峻的目光再次看穿了我的灵魂!想到这些,深觉不安!
老师无法给她们带去物质财富,也无法给她们更多帮助,就把我从大山中走出,来到城市的立足的人生阅历分享给她们吧!
回忆自己半生,从懵懂无知到小富即安,很多时候迷失了初心,忘记了梦想,等人到中年,回头看看一事无成。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有一段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我衷心祝愿她们“有志不随”“有力不怠”“有物以相”,未来能走出大山,到达险远非常之观!这是一条崎岖的路,我已在这条路上奔波了四十多年,却仍然没看到尽头。
我也从她们那个时代走过来,也曾在大学时受过资助。我希望她们“忘掉”这一切,希望她们更加努力,更加坚强,更加持之以恒!个人能够把握的只有自己的努力,可以控制的只有自己的产出。这种产出可以是有形的事物,也可以是无形的思想。虽然有人可以破坏你有形的产出,可以封堵你表达思想的途径,但没有人能够阻止你产生思想。思想的深邃只要你努力读书即可,而读书不需要太多成本。
我希望苍天赐给她们好运!因为命运不是个人努力所能左右,你的努力很可能会成为别人的嫁衣,剩下的一点就拿去修补自己受伤的心灵。因为社会很多时候并非绝对公平,看似公平的规则的后面总有人在操纵,并且每一条理由都是冠冕堂皇,都是义正辞严,都是政治正确。因为沂蒙山水给你的骨气和倔强,在现实面前可能会碰得支离破碎。因为在体制面前个人就像一根芦苇,还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而思考会让人痛苦。当你无法超越这一切时,你需要的是好的运气!
从平邑到济南的路有一段是省道。这是一条熟悉的路,它一头连着现实,另一头连着希望。辛辛苦苦一整天,走在田园相夹的省道上,还颇有点“鸟倦飞而知还”的感慨!路上我收到了一位同学发来的问候短信,心中很是温暖。
2019年1月23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