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柴窑,学术界因尚无发现窑址,难以给予完整定论。反观当下收藏界,真是得一碎片为珍宝,得一完整器物而幸如天赐。柴窑据记载发展有两个阶段,晚唐和五代后周显德初年,曾是后周世宗帝柴荣的御窑。所以柴窑一称,流传下来,让人始终与柴荣皇帝联系一起。柴窑本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进入宋代后不明不白失去了身份,只有历代少数文人墨客常常挂齿末寒,且都是引摘出片言只语的史记载传,如明代文震享在《长物志》中写道“柴窑最贵,世不一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柴窑被世人推崇之至,仍然有列入宋代五大名窑之冠一说。
柴窑天蓝釉人物纹瓶,这件晚唐时期的真品,以稀世之宝的华丽,显露出唐代匠人制作工艺上的考究和形制上的美感,胎釉如此奇妙的烧结,真可谓滋润细媚,制精色异。如不是亲眼所见,上手抚摸,弹瓷聆音,谁能在无穷尽的想象中拨丝抽绪般对柴窑有个清晰精道的认知。
五代后周世宗帝柴荣在位甚短,柴窑不为后人认知也是朝代皇权更叠的缘故,以此推想,宋代五大名窑必是应承了柴窑的烧制工艺得以发展到了巅峰,包括越窑、龙泉窑、湖田窑、磁州窑、耀州窑等等,其影响可谓跨越千年,经久不衰。
此藏品出自于中国北京《凯氏宗族》世代收藏,传承有序。有关柴窑的学术之争,在夺目溢彩的实物真品面前,会听到历史的诠释和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