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了线上的家长会,作为家长和老师沟通以后,有一些反思和记录。
目前孩子身上存在一些问题。有两个老师都反映孩子做作业有拖拉的习惯。在收纳和整理上还不及其他的孩子。做事的条理性也有待提高。上一些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课的时候,不太认真,作业毛躁。而绘画上面她有一定的天赋,也很喜欢唱歌,喜欢朗诵。非常喜欢阅读。
一,我觉得作为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孩子虽然是我们从自己身体里分离出来的,但是我并不能代替她和去控制他,他是不同于我的独立个体,应该被尊重与信任。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己的心态的平和与安定,这样才会让孩子心灵安定下来,安静下来,我的从容安定才会成就一个内在安定的孩子,不要做急吼吼的家长。孩子看到我的安定从容,这是他能够看到的榜样。当我自己焦虑的时候,应该多问自己为什么,我是不是又陷入了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了。
二,孩子内在动力的培养。其中有两个因素。一是让孩子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例如数学语文中的知识点,让他好奇,让他觉得有趣,二是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所有外在的刺激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或是亲自去享受这一份成就感。其实这一点对成年人也是非常有效的,这个成就感可以通过盘点让他发现自己学了哪些东西,这个可以只是学习知识上的,也可以用可视化的方式,笔记照片,记录的方式都是不错的。另外就是日常的预习与复习时,可以问孩子学到的东西,越是在学校没有接受到成就感的孩子,越是要让孩子从我们家长这儿感受到他的成就感。
三,与孩子定规矩。外在的奖励作为刺激,孩子的进步是一时的,并不长久,他自己内在的动力才是会像永动机一样让孩子产生力量源泉的东西。内在动力一是发现这件事情的成就感。二是兴趣,保持他的好奇心。另外就是惩罚与批评。批评不等于言语辱骂,惩罚之前应事先讲好规矩,当孩子有一个值得奖励的行为,我们在语言上要立即跟上。同时作为家长的我们要训练孩子,训练他那些不会的东西。例如叫他收啦,我们首先要把这个过程格式化,让孩子记住这个程序,再一遍一遍的训练,直到孩子做对时,我们要及时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