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假想一个剧情。假设你是一个学生物的博士生,你的导师是一位著名生物学家。导师给你安排了非常繁重的任务,你做了很多实验,整理了数据,画成图表交给导师。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导师做了个精彩的报告,这个报告里最重要实验结果就是你做出来的,甚至PPT上的图,都是你画的。可是自始至终,导师根本就没提你的名字。当然,现在几乎所有科研项目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你的名字也出现在PPT的第一页上,只不过你被淹没在众多联合署名人之中,位置一点都不特殊。会后,人们谈论这个报告内容的时候,都说那是你导师的成果。
请问你会作何感想。
这对你很不公平。公平的做法应该是讲到谁的成果,就告诉听众这个是谁谁谁做出来的,最好还利用报告的机会把自己的学生介绍给与会者。但是我们知道,有些导师就爱把功劳归于自己。有时候甚至整个工作都是学生做的,导师非得当论文第一作者。因为这样的矛盾,学生和导师翻脸的故事数不胜数。那你怎么办?
霍利得的策略是,你不妨把所有功劳都给导师。
NFL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的主教练比尔·贝利奇克(Bill Belichick),曾经拿过四次超级碗,也曾经给人当过不计功劳的学徒。 贝利奇克高中就是橄榄球队员,他对橄榄球懂的比他的教练还多,他在场上就相当于半个教练。这可能得益于贝利奇克的父亲就是美国海军橄榄球队的助理教练。而父亲给贝利奇克最重要的一条忠告,不是关于技战术的,而是关于球队政治的:如果你要给教练提反馈意见,一定要找个私下的场合,用最谦逊的方法告诉他 —— 这样你就不会冒犯他。贝利奇克做到了。他在不得罪任何人的情况下成了一个明星。可是最值得说的,还是贝利奇克退役以后转型当教练的故事。他在职业球队的第一份工作是录像分析师,纯实习,没有工资。这是一个费时费力,教练没有时间亲自做的工作。贝利奇克会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分析对手的比赛录像,得到结果和数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战术建议,交给助理教练。等到助理教练和主教练讨论战术的时候,他会把所有想法都说成是自己的,连贝利奇克的名字都不会提。那贝利奇克对此是怎么反应的呢?
一个教练是这么评价贝利奇克的:“你给他一个任务,他消失几个小时,等你再次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做完了,然后他向你 要更多的任务。”
霍利得说,贝利奇克掌握了“画布策略”。所谓“画布策略”,就是你发现别人要画油画,你给他找个画布让他画。画里也许有你的功劳。但你的位置,是给人提供画布的。这就是学徒做的事情。
古罗马有一种职业叫“清道夫”。政客或者有钱人,会雇佣一些有才华的年轻人给自己做事 —— 但不是做为工作助手,而更多的有点像是咱们现代这些影视明星的“助理”。清道夫的一项任务,就是在这些大亨出行之前,把路上的事情安排好 —— 所以叫“清道夫” —— 也包括送信之类各种跑腿的事情。有个古罗马文学家叫马提亚尔,早年生活贫寒,就给人当过清道夫,而且他还同时服务于两位大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两位大亨家跑来跑去,很辛苦。马提亚尔,非常不喜欢清道夫这个工作。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对自己早年的这个职业有很多怨恨之词 —— 我一个文学青年,才华盖世,你们居然让我干这个?!霍利得对此的评论是马提亚尔怎么不想想,如果没有这个工作,以你当时的条件,怎么可能有机会接触到罗马上层社会的生活,你又怎么可能有一个这么好的视角,有这些好素材,去写出那些作品来呢?清道夫这个职业有点像中国过去的“学徒”,为了学点手艺什么杂活都得干,其实西方的学徒也是这样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都是从学徒起步。
霍利得说,学徒这个工作的逻辑是什么呢?是 ——
第一,你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厉害,也没有那么重要;
第二,你这个不谦虚的态度就不对,你的性格需要磨练;
第三,你从学校和书本上学到的那些知识,要么过时了,要么根本就是错的,你需要第一线高手的真知灼见。
给人当学徒,就给你提供了这个机会。你现在把自己和一个高手连接在了一起,你可以从内部了解第一手的经验。这就是学徒工作的协议:用礼敬和服务,换取机会 —— 而这个机会还不是立功露脸的机会,而是学习实践的机会。
本杰明·富兰克林做过类似的事情。他哥哥办了个报纸,富兰克林匿名写稿,把稿子放在信封里从哥哥的印刷厂的门缝里塞进去。他哥哥一看文章不错,就发表出来。一来二去,富兰克林的匿名文章越来越受欢迎,干脆每期都上了报纸头版。富兰克林从来没从中拿到过一分钱稿费,而且一直过了很久都没有人知道那些文章是他写的。富兰克林收获的是写作经验和真实读者的反馈。那富兰克林为什么不直接把文章交给哥哥发表?原因难以置信 —— 因为他哥哥嫉妒他。事实上,等到哥哥知道是富兰克林写了那些文章之后,不但没有感谢他,还把他打了一顿!咱们可以想想这件事情。如果你的老板嫉妒你,不给你出头的机会,你会怎么做。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国父,当年可是这么做的。
注意,霍利得一再强调,学徒的服务,可不是阿谀奉承,用英文说就是这不是 kiss ass。这不是让你给老板送礼,不是让你去走什么夫人路线,也不是让你卑躬屈膝。“画布策略”的关键是在工作上给人一个帮助,给人铺路,让别人能把事做得更漂亮。
然后你把功劳也给对方。
前面我们说你“不妨把所有功劳都给导师”,“不妨”这个词还用错了 —— 你应该高高兴兴地把功劳让给别人。从功利角度讲,你可以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投资,与其你欠大人物一个人情,不如让他欠你一个人情。
用一句话总结画布策略的心法,就是 “be lesser, do more” —— 把自己放在更次要的位置,给别人做更多的事。
有什么好想法,赶紧告诉老板。多跟不同的人认识,介绍不同的人之间互相认识。别人都不愿意做的事,你去做。发现团队有什么缺点和漏洞,你去补救。更进一步,不但对前辈要这样,最好对所有人都应该这样。想想有什么好想法能帮助别人,免费把想法给他。
这就是学徒的精神。
那你说,这个学徒什么时候才能当到头呢?霍利得说,“画布策略”没有过期时间。哪怕你自己已经独立做事了,哪怕别人都开始对你使用画布策略了,你还应该继续给人当清道夫。因为还有一个最后的道理,是那些狂妄自大的人体会不到的:当你给人铺路的时候,你实际上也在左右他的前进方向。
首先咱们得承认,这里面确实有功利的因素。人非圣贤,厉害人物难免会有傲慢的缺点,你想跟他平等共事,他根本就没必要跟你平等。当然你可以说,研究生是我自己考上的,你就得好好教我 —— 可是什么叫“好好教”?他可以例行公事地教你,也可以真心付出地教你。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当好学徒,也是一种不带功利的自我修养。对高手难道不应该礼敬吗?对事业难道不应该奉献吗?不计功劳,难道不也是气度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霍利得说的最后这个道理,更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帮助别人就是影响别人。你的影响力就很大,你就能做更大的事 —— 这大概也是气度的力量。
如果你能帮很多人,你本身就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