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佐贺的超级阿嬷
【作者】岛田洋七
【字数】1900
本书讲述了了作者岛田洋七童年时期,和阿嬷(外婆)的一段生活经历。这个故事,是由樊登老师在沟通力的讲座里提到的,樊登老师在讲到什么是富足心态时提到了这本书,提到了书中的故事。阿嬷在穷得晚饭的都没有的情况下,竟然还能找出乐观面对的方法,真的是十足的“富足心态”
001 穷到极致,也要开朗
书中前言的第一段话,就把我疗愈了:
“阿嬷,这两三天都吃白米饭,没有菜了呀!”阿广向阿嬷抱怨。
外婆听完开怀大笑:“明天啊,可能连白米饭都没有了呢!”
祖孙二人对视一眼,开怀大笑!!!
阿嬷家穷到了极致。家里图穷四壁。甚至敢在门口的留言板上写道:“阿广、钥匙藏在XXX下面!”
阿广:“阿嬷啊,这样不是让小偷知道了么?”
阿嬷:“哈哈哈,我们家没有什么可偷的,真的小偷进来了,说不定可怜,还会留下一些什么呢!,哈哈哈!”
整个佐贺的人都知道,阿嬷带着自己的外孙、智障的最小的儿子小新、还有一只狗,就是一个家。这样的家,真的是穷到了极致。
可是,阿嬷的心却是富足的。
她能够把自己正在吃的饭,匀出一碗来给上门的乞丐(那个时候是二战后,全日本都穷,阿嬷一家自己也经常断顿)。
能够一边留宿饿到不行的小偷,给他管饭,还一边劝他去找工作。
一边用热水带打发晚上饥饿难奈的外孙,一边用一种这有什么了不起,不就一两顿饭没吃的态度给外孙树立信心,虽然背后她还是偷偷地抹眼泪。
阿广成年后想到,要是阿嬷当时用悲悲戚戚的态度,告诉自己境况真的很糟糕,自己真的很痛苦,真的很对不起外孙。那就糟糕了,这会给他留下终身难过的回忆,会让他没办法面对困境。
但是阿嬷对待这种极致困难,还是那么开朗的态度,却给了他更强大的内心。他成年后遇到各种困难,一想到当年阿嬷连饥饿都能这么乐观地对待时,自己就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阿嬷说,对待贫穷,有两种态度,第一种是消沉,第二种是开朗,我们呢,就是要穷得开朗。
002 人必须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过活
其实,阿嬷不见得一定要活得这么辛苦。
阿嬷的家境,其实曾经是很不错的。至少她是她们那个年代,极少受过正规教育的女子。她见识过什么是富足的生活,什么是礼仪,什么是衣食无忧。
可是阿嬷选择了自己的婚姻,也选择了在老公离世后,自己带儿女的自强不息。
阿嬷六十五岁,市政厅的官员找到她,告诉她可以退休了。阿嬷不干,就是不给工资,她也要去坚持自己的工作。事实上她的工作很辛苦的,每天早上4点就要起床,去打扫大学、中学和小学的厕所。但是,这是阿嬷选择的生活,她就靠着这份工作,这份辛苦支撑了她的一生,她一直工作到七八十岁,再也干不动了为止。最终活到了91岁。
阿广长大后,因为穷,只能带着自己妻子去关东,去东京打拼。最辛苦的时候,只能白天表演,晚上兼职,打两份工。晚上打工的小酒馆打烊后,已经没有了末班车,坐出租车太贵。于是阿广干脆在酒馆的沙发上迷瞪一会儿,第二天早上回家,洗澡,再接着去表演。阿广能坚持下来,就因为他看过努力而又乐观生活的阿嬷,阿嬷那句“人必须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的话,时刻激励着自己,坚持了下来,直到真的在演艺行业站住了脚(他是日本相声界的大咖)。
阿嬷,以及阿嬷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阿广成年后的基石。
003 匮乏心态和富足心态。
前面提到过,之所以想看这本《佐贺的超级阿嬷》,是因为樊登老师讲课时提到这本书。
樊登老师在讲到人为什么沟通困难是,提到过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恐惧。而恐惧,又来源于匮乏心态。
什么是匮乏心态:比如阿广考试,除了体育,其他都不怎么样,一个1分,一个2分。如果是匮乏心态,那就会想:完蛋了,才小学一二年级,这一辈子岂不是要彻底报废了,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公务员,找不到像样的职业……!因为当学生,没得选啊,只有考试考得好,分数考得高才行啊!
但是富足心态却不是这样,富足心态从不拘泥于一两次失败,总是说,还有下一次。或者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比如阿嬷说:“没关系,只要不考0分就好,1分2分的,加起来就凑够了5分了!”,“什么,还有这样的算法?”,“对呀,人生比的就是总和力!”
阿广成年后,的确没有考上大学,的确没有当上公务员,没有去大企业上班,他被他们家族的人开玩笑说,他和小新舅舅是落寞二人组。小新舅舅是智障,他是没有正规工作。可是,他却是全日本当红的相声巨星,是北野武的搭档。后面,竟然变成了畅销书作家。他和阿嬷一样,都有着富足的心态。内心没有恐惧,只有着找出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想方设法,让明天变得比今天更好,他和阿嬷一样,活得勤奋又充实!
阿嬷说:人到死都要有梦想,没实现也没有关系,毕竟只是梦想嘛!
怕什么!有什么好怕的呢?至少我们还不至于像阿嬷和阿广那样,会饿饭。人只要不死,就有千万种可能。
谢谢你,阿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