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对“脾”的描述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君主想要统领好全身,很是需要谏议之官的辅助。因为君主没有办法面面俱到,需要谏议之官来反映身体的各种情况。那为什么谏议之官是脾来担任呢?因为脾主土,在方位上处中央,土有直、方、大的特性。而谏议之官的特征需要是正直无私,看待问题要能不偏不倚,客观公正,还要能够站在全局而不是个人好恶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样才能够把情况整体的反映给君主。
以实际的情况来举例子,现实中有的人小病不断,却不会生什么大病,就是因为他们监测身体健康的功能比较强,一有什么问题就反映给君主然后作出反应。反而有的人一直很健康,也不会生什么病,但是当生病的时候就是大病了,这就是因为监测健康情况的功能出了问题,难以提前发现。这里所对应的也就是脾的功能。
所以对应在企业和国家之中,就很需要这种谏议之官的存在,专门负责观测整体的情况并反馈给领导层,这样才能够在发现问题的开端去解决,而不是等问题已经变大了再去解决。
不过只是加强脾的谏议功能是不够的。因为《灵兰秘典论》还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不管是对身体还是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君主要“明”。即便是谏议之官的谏议无比的完美,但如果君主不够清楚明白的话,还是难以统领全身。
所以这样再来看的时候,如果团队小,领导人内心公正清晰的话,身体可以没有谏议之官,也就是心兼顾了脾的作用。如果有很好的谏议之官,领导者也可以选择抓大放小,只要能够很好的倾听并权衡谏议,也可以做到很好的管理,就好像刘邦的领导过程。
在这里“谏议”讲的是功能,而不是说谏议都只是由脾来做的,像肺、肝、肾都是可以来做谏议。所以在公司中也并不一定是要一定要组建一个谏议的部门,而是要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谏议的机制,让公司上下的意见能够较好的交换传达,把谏议的功能分散给公司的主要成员,让大家自发主动的承担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