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呀,我教给你的,你都懂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明智啊!”
【感悟】
钱穆《论语新解》:人有所知,必有所不知,但界线不易明辨。每以不知为知,以不可知者为必可知。如问世界何由来,宇宙间是否真有一主宰,此等皆不可必知,孔子每不对此轻易表示意见,因此孔子不成为一宗教主。此乃孔子对人类知识可能之一种认识,亦孔子教人求知一亲切之指示。
又“人类必先有所知,乃始知其有不知。如知马,始知非马,但不知其究为何物。然则我所谓知此物非马者,乃仅知我之不知其究为何物而已。人多误认此不知为知,是非之辨,遂滋混淆。《论语》此章深义,尤值细参。”
李泽厚《论语今读》:建造庞大体系以概括一切,实际即以不知为知,强不知以为知,既是常人陋习,也是“教主”通病。孔子和儒学特征之一,正在否认自己是天才是教主,承认有不知道不懂得的东西。这里,认为“不知”也是一种“知”,说明“知”永远有限,正如人是有限的存在一样。只有不断积累,才能不断向那无限、永恒前进。……它揭示人必须认同自己的有限性,才可能超脱;认识自己“不知”,才可能“知”。这才是智者。
一、放下虚荣心
子路的个性是好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以在危险中不畏牺牲。他有义气,很果决,这是他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一个致命的毛病,好冲动,很好强,盲目自信,有的时候强不知以为知,他不能够服输的。所以,孔子对他有所担心,教导他,要戒除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 放下虚荣心,虚荣是人生很大的障碍。
孔子在这里,不只是教子路知识,是教他怎么样得到真知,得到智慧。 必须要用真诚的心,不能够自欺欺人,用真诚才能够打开自性的宝藏,才能够让自性智慧流露出来。
人如果有虚荣,肯定就会强不知以为知。一知半解就以为自己全知了,或者把所学的,只是来为自己装饰,炫耀。甚至自己不足之处,还去掩饰,这是什么?自欺欺人。 所知的都是虚浮,自己德行学问就不能长进了,因为你已经把自己封闭在那个境界上,你再不能提升。
如果这样去欺骗人,只能欺骗比自己差的人,比自己愚蠢的人,比自己境界低的人。
比自己水平高的,德行学问好的贤者, 一眼就把你看穿了。你这么好面子、好虚荣,强不知以为知,他只是淡然一笑,也不会揭穿你,为什么?给你留面子,你好面子,没必要把你面子给撕破。其实,你已经失尽了面子。 因为你没有真正好学的心,没有诚敬的心。
孔子这里教诫子路,教诫得非常的中肯。不仅子路会可能有这种毛病,很多人都会有。我们读本章,要反省一下自己,自己有没有以为自己很聪明或要给别人一个聪明的印象?明明不明白却装明白,小则害己,如果抱着这种态度去从政治国,就会贻害国家和百姓。
人的知识再丰富,也总有不懂的问题,我们不要怕别人讥笑。我们绝不自欺,不自欺就没有障蔽,我们所知的,就踏实。然后我们在所知的基础上,继续求新知,这个对自己的学问只有益处,没有害处。
对于不知的东西,要首先承认自己不知,然后下些功夫把它搞懂。“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如果“没现”,也不要放弃,要向老师请教。
还要注意克服自己“盲人摸象”的片面性,要培养自己多元化思维,当听到相反的声调时,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结论有没有偏颇,相反的声调中有没有自己可汲取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结论更科学,更完善。
本章反映出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可参读【7.28】)。“不知为不知”应该是我们做弟子的座右铭。
二、孔子是“不知为不知”的榜样
《列子·汤问》: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像坛子一样大,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孔子不能决。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1.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他不能决。当着弟子们的面,他会怎样做呢?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坦白自己不能判断谁对谁错。正体现了他童叟无欺,做人诚实的大家风范,给弟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2.两小儿对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善于观察,从中发现问题,并得出自己的思考结论,积极辩论探索,当谁也说服不了谁时,仍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轻易动摇,追求真知的可贵精神,也是非常宝贵的。
3.现在,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也常不能给出答案。有些家长就摆出架子,指责孩子哪儿来的这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孩子的提问,正是表现了他对某一方面事物的兴趣和探索热情,如果我们不能示弱,就很容易在孩子的兴趣幼芽刚刚出土,就把它踩掉了。其结果,孩子以后可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缺乏热情,成为一个不会思考、永远没有作为的人。所以,我们要像孔子学习,承认自己的不知,表扬孩子积极探索的精神,然后和孩子一起看书查找答案。
三、 我对《论语》的由不知到略知的践行
1. 理解祖先造“知”字的智慧
“知”的左形声旁“矢”,像一只有尖利的锋头,尾部有平衡的燕尾状的箭。 在“知”字里做动词,指射箭。射箭起源于狩猎,关乎着人的生存。古代天子举行大射,“射中则得为诸侯”,所以,善射者备受尊崇。
“知”的右形旁口,指传授,与“矢”合起来表示传授和交流射箭的技巧及注意事项以及怎样对付对方射来的箭。
能有所感悟,能够传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才算真的“知道”。故“知”的本义指了解,理会,懂得,掌握技巧以及对方的行动和意图。引申指经验,常识,真理。“求知”就是求真理,求经验。又引申指识别;区别。
2.秉承父志 弘扬《论语》
六年前,我开始协助编写“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父亲认为《论语》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太宝贵了,近百年来,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对孔子和《论语》的误解很多,有辱圣人智慧的。孔子的胸襟是博大的,所以,我们也要修炼博大的情怀来弘扬《论语》。
我是父亲的助手,为了完成父亲弘扬《论语》的心愿,我开始学习、感悟《论语》。父亲对我的要求很严,父亲说:“读圣人的书,一定要怀着一颗恭敬的心!而且,不是单纯地明白每个章句的意思就行了,更重要的是你从中明白了哪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所以,你每读一章句,都要认真写读后感!”能写出自己的心悟,这是由“不知到知之”的起步。
写心得是一个相当好的习惯。在写的过程中,又会发现本以为理解了,其实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信息,由于时代相隔的久远,看似知道了,但只是略知一二,还有很多我们未知的,可以通过不断地“温故而知新”,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已经修改不下百次了,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就像太阳有无限的能量,只要我们有一颗恭敬的心,就会在“温故知新”中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能量。
3、我对《论语》的理解
《论语》是一部关于人伦关系的语录。《论语》之所以两千五百多年来永存不灭,是因为人性大师的孔子感悟到了社会道德的永恒性——讲仁义礼智信,社会就会和谐,不仁、不义、违礼、弃信,是非不辨,就会世风日下。
有的人问,学习《论语》会不会落后于新时代的步伐?会不会让人变得呆板无趣、甚至吃亏?我通过十年寒窗对《论语》的研读,深深感受到《论语》有着以不变待万变的巨大能量与智慧。因为,“人伦”关系,既是再过一万年,人的真正的优秀精神不会变,中国真正的脊梁、力量的源泉不会变;人们对和谐幸福的追求更不会变。
《论语》的大德不仅遍及中国,也影响着世界的长治久安。是人性共同的自然选择,是人生幸福的必由之路。
就以本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例,这句话看起来很直白,但细细品味,就极有深意。我深知自己对《论语》的理解也只能是冰山一角。但也不能因为自己理解的肤浅,就裹脚不前。在“抛砖引玉”的过程中再不断加深理解。
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心静不下来,听几节课,就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可以批判传统文化的糟粕了,如果遇到问题仍是没有智慧解决,就属于自欺欺人的“知”;这是“知”的试金石。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一个好的习惯可能会造就一个好的命运。我自己深得“写《论语》心得”这个好习惯的快乐,也希望把这个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更希望《论语》的人文情怀能温暖更多的人。
学习《论语》可以净心、开灵慧!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论语》的人文情怀,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学习《论语》,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大家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