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饿了,我们会去寻找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比如米饭、馒头等,回想一下自己饿的时候,大多数都想要吃咸、辣的重口味食物,以补充盐分和追求饱腹感。
如果我们馋了,那么会去吃我们喜欢的食物,比如冰淇淋、薯片、水果糖等,而且很有可能一下子就吃多了还不自知,后面反而对身体有伤害。
喜欢的食物和有营养的食物通常不能统一,就好比我们喜欢学的东西和需要学习的东西通常不能统一一样。
关注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是最吸引我眼球的一篇文章《也许你的努力学习不是饿,而是馋》,随着学习的资源越来越多(可以翻看自己的朋友圈和手机app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有分享),参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可以参与分享互动、阅读文章、听分享、听电台、看视频课程等等),如何有效的学习,已经是不得不聊的话题了。我们每天都在被知识轰炸,每天都在学习,却不见得会学习。
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输出,而是应用
我在赤兔课程中曾经问过学习者:知识到底值不值钱?其中有个小伙伴说:值钱啊,老师你现在不就是运用知识在赚钱吗?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我们学知识,是为了输出和教会别人吗?
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小伙伴,每天赶场子似的参加各种线上线下的分享,你问他有什么收获,他还能跟你复述出老师讲解的1234,说的头头是道,但是不见他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起色。学了非暴力沟通,却依然和父母因为逼婚的事情每天吵架;学了时间管理,却依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陪家人……就像网上的那个段子“我看你天天这么努力学习,也没见你比我强多少啊”。
学习知识是容易成瘾的,知识从不知道到知道发生在一瞬间,而学知识又不像是吃饭,有“边际递减效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辈子我们能学的可学的知识太多太多了,只要每天接受新知,我们就会高兴的不得了。再加上网络的摄入,知识分享的扁平化,人人都是分享者。知识的最主要应用成了输出,而不是应用。学习成了我们显摆的工具,而不是改变心态、工作和生活的应用。这就是我们很多人,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学习没有用是因为我们没有去用!
量的反馈与质的突破
再讲一个小故事。作为拆书帮的三级拆书家,我会做便签训练营的教练。主要任务是帮助学习者学会使用RIA便签来读书,那么自然要点评很多学习者的作业,参与者在我点评后再进行修改,如此反复,直到能熟练运用该方法,写出的作业完整清晰。
有一位小伙伴在看完我的点评后说:我能不能重新选择别的片段进行拆解?
我问:原因是什么呢?
他说:因为我要修改的部分太多了。
我说:如果重新选择了片段进行拆解,还是需要修改很多怎么办?依然再去选择新的片段拆解吗?
《1w小时天才理论》里面说,做想在某一个领域精深,需要刻意练习1w小时。注意这里说的刻意练习,就是在我们不熟练、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练习,让髓鞘质紧紧的包裹住神经纤维,才能形成稳定的神经通路,达到精深的地步。而我们在生活中的学习,就想古典老师说的是“馋了”,我们会一直不停的去吃那些我们爱吃的食物,而不是对我们身体有益的食物;我们会一直待在我们的舒适圈里不出来,我们会去大量练习自己本来就很熟练的技能,因为只有那样才能拿到“量”的反馈,但是始终没有“质”的突破。
没有学习目标,不代表没有问题
《史记》有这样的记载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
许多人觉得自己不去吃有营养又饱腹的粮食,是因为自己不饿。其实未必,也许我们在隐隐的饿着,却不自知。试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常常被人夸赞工作稳定、生活幸福美满的时候,自己心里却总是有一些不满足,总想要有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达到逃离的目的。这就是一种饿不自知的状态。这就是上文提到的本来就在病着,却要等到用药扎针开刀的时候才能意识到一样。
而如果自己没有学习目标,那就会被别人引领,就是传说中的随大流。比如学习时间管理,前几年流行GTD,就有学习者一窝蜂的去学习GTD;后面又有人提出,GTD的操作是反人性的,又开始跟着去学番茄工作法。这就像看新闻抓热点一样,学了就能跟别人侃上几句,以达到上文中的第一种显摆的状态。如果不能分析过自己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要运用什么样的时间管理方式,恐怕不仅会帮助不到自己,反而会越来越迷茫困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但还是焦虑?
来总结一下:
1、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输出,而是应用。学习没有用是因为我们没有去用。
2、量的反馈是为了质的突破,刻意练习才是质的保证。
3、没有学习目标,就会被他人引领,用自己的时间去学他人的习。
作为一个标准的吃货,或许我们下次可以聊聊怎么花的少、吃的饱、吃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