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6日 多云 星期六
今天周六,又到了去学校看望孩子的日子,高速、大桥通了,就去,不通就不去,做好两手准备。
其实每个人每一次做好的两手准备里都有一个是满心期望的结果,另一个身不由己无能为力的无奈顺从和屈服,是备胎。
真好,我们祈望的结果终于出现,九点多,阳光有些明朗,加速了冰雪融化的速度,车子顺利从北入口上了高速,路面干净,潮湿泛着令人舒服的青色,阳光下的高速路能见到的远处还有似有若无的淡雾缥缈,一路,看过点点白雪的山,矗立的高楼,穿过雄伟的长江大桥,终于又到魂牵梦绕之地。
站在文鼎楼的后面等着儿子,高楼的背阴处,冰冻未解,踩上去咯吱咯吱,我在立身的方寸之间,一边踩着雪,踏着冰,一边望着楼道口,想象着儿子今天会穿哪件冬衣,就是这个地方,这个出口,五个月的时间里,从短袖,到卫衣,到冲锋衣,到薄羽绒服,今天是那件新的长款羽绒,此刻应该是今年最冷的时候吧,时间匆匆,在孩子的衣服上划过,在我们的视觉里溜走,站在花砖的一地残雪里,冷风袭人,我拉上羽绒服的帽子,等在中,我竟然觉得这些本来陌生的雪和红砖草木,楼宇,道路是那般的亲切,因为他们构成了儿子每天生活的场景,他们一定听过孩子们或匆匆或舒缓的脚步声。
时间到了,儿子来了,这次我们在一楼,就单纯的三个人一起,在偌大的人声嘈杂的食堂坐成一个小小的空间,一家人的午餐时光,短暂、安静、纯粹,无人打扰。
今天儿子不用赶着去排练,不用上楼安放我们带去的东西,所以时间宽松了许多,冷风中,我们依然走向操场,不见了那些次灿烂的眼光,红的跑道,绿的足球场,片片残雪藕断丝连,暂时抛开学习和工作,我们散心似的一遍遍把脚印印在不太厚但仍旧干净的白雪上,清晰和脚印记下了此刻——2018年元月六号,我们曾经一起漫步在这里,没有叨叨的说教,没有事无巨细的叮嘱,一个学期的成长,孩子已经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知道如何进行每一天的学习,深谙班级学校的生存之道,我们多说无益,我们心照不宣,不远不近地相伴前行,一会他在前在后,一会他在左在右,不管是怎样的排列阵形,我们都是一个深深相牵的共同体,一起走来日的路,一起迎接每一个明天。
快了,不足一个月,便可以结束这一个学期的生活,期末的冲刺里,一定会深陷题海,一定会疲惫,一定会有偶尔的苦闷,但是在集中复习的日子也一定会提高成绩,面对他所有的经历和情绪,我们只有从心里默默地鼓励和祝福。
儿子回宿舍的时候想捕捉一下他的背影,但是他走得太快,寒风里手机反应太慢,没有拍到,但是那扇儿子走了无数遍的宿舍楼大门藏在了手机,每每看着,似乎就能想象出他走出来或是进去的样子,希望他的每一次出出进进都能好似阳光灿烂,风轻云淡。
回到家,到小区门口的理发店做护理,护理中,店里的音响里放出了熟悉的歌曲,是赵雷的《成都》,也是儿子喜欢并弹唱很好的歌曲,倏忽间竟然分辨不出是谁的声音,于是又伤感地计算着,还有五天,就是孩子的归期。默默念着——
月儿弯了,我在十五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