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不必远途拥挤,厨房飘起的酥香,便是最治愈的团圆滋味。自从解锁了鲜肉月饼的烘焙配方,月饼季为家人手作,早已成了心照不宣的仪式感——孩子们盼着刚出炉的热乎劲儿,先生总说比老字号更合口味,这份“被期待”的感觉,让揉面拌馅的时光都变得格外甜蜜。
做鲜肉月饼,关键在“酥”与“鲜”的平衡,熟手操作起来虽不复杂,却仍需几分耐心。油皮用中筋面粉、温水与猪油揉至光滑,裹上保鲜膜醒发时,酥皮便用低筋面粉与猪油搓成颗粒状,两者软硬一致才能分层均匀。醒好的油皮包裹酥皮,擀成长舌状卷起,重复两次折叠,每一层都藏着后续入口即化的秘密。
肉馅是灵魂,新鲜猪前腿肉肥瘦三七开,加入生抽、老抽、白糖调出咸鲜底味,再淋上一勺热油激发香气,最后拌入提前泡软的葱姜水,分多次搅匀至肉馅吸收水分,放冰箱冷冻半小时备用。
取一块酥皮面团擀成圆片,包入足量肉馅,像捏包子一样收紧收口,轻轻压成圆饼,刷上一层蛋黄液,撒熟的白芝麻,烤箱上下火180℃预热,烤足30分钟,等待的过程中,肉香混着酥香早已漫满整个屋子。
我们守在烤箱前,盯着玻璃门里的月饼慢慢鼓起、上色,金黄的酥皮逐渐分层,刚出炉时还带着滋滋的声响。迫不及待咬下一口,酥皮簌簌落在掌心,滚烫的肉馅爆出鲜汁,咸香在舌尖散开,孩子们一边哈着气一边说“比上次更入味了”,先生也凑过来拿起一块,笑着点头:“这手艺,以后中秋都不用买月饼了。”
其实烘焙的乐趣从不在技法多精湛,而在于亲手将食材变成家人喜爱的味道。当一盘盘鲜肉月饼冷却后被装纸盒,看着家人随时能拿起一块解馋,便觉得这个假期的意义,早已被这份温热的烟火气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