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晋城樊登读书会赵永军,笔名文友仁,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14篇。
应部分书友要求,摘出原在微信里讲过的《悦读论语》,特别是易被误读的,加以修改,以飨读者。
《论语为政篇二》第十章:子曰:“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这一句话是儒家判断人的法宝。先看“廋”字,读sōu,就是隐藏的意思。“人焉廋哉”,就是哪一个人能够隐藏呢。但如何理解“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注解版本多,众说纷纭。
朱熹先生《论语集注》认为——视其所以,以,为也。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观其所由,观,比视为详矣。由,从也。行其所为者;察其所安。察,则又加详矣。安,所乐也。
简单说:朱熹认为:看他做什么?如何做?事后的心态,即可看出一个人全貌来。
李里先生《论语讲义》讲——孔子说了三个步骤:“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视”,是宏观地看、全面地看;“观”,是微观地看、细致地看;“察”,是考察,不光是看,还要从生活当中去考察。“视其所以”,看他做的事情,宏观地看他做什么事;“观其所由”,看他做事的方法;“察其所安”,看他做事以后的心理状态。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认为:这是孔子观察人谈原则。要“视其所以”,看他的动机、目的。“观其所由”,看他的来源,整个行动的经过。“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作人是安于什么?能不能安于现实。
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孔子说:“考查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
注解的都有一定道理,而且也讲得通。
进一步分析,会发现,李里的注解基本上是从朱熹来的,我们看人,即看他做什么?怎么做?做了以后的心理状态,确实很有效。李里先生还举例说明,比如:来了一辆公共汽车,上来四个青年甲、乙、丙、丁,都找到位置坐下了。下一站上来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太太,甲、乙、丙都起来给老太太让座,丁却坐在那里视而不见。
“视其所以”,看他们的行为一下子就判断出甲、乙、丙是有觉悟的,丁则是觉悟较低的。
“观其所由”,看他们怎样让座,甲、乙都非常热情,把老人扶过来;丙则大喊:“老太婆,快点儿过来,我让你坐!”从细节就能够判断甲、乙既有品格,做事也很细心、周到,丙虽然心肠好,可是做事粗疏,性子急。
第三步,“察其所安”,考察他们让座以后的心态。甲让了座,很高兴:“今天让了座,又做了一件好事,对自己来讲是一个提高。”乙虽然也给老太太让了座,看起来没有什么异样,但他内心里想的却是:“真倒霉。”这样一来,对这四个人的情况我们就清楚了:甲是做得最好的,其他三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注解:要“视其所以”,看他的动机、目的。“观其所由”,看他的来源,整个行动的经过。“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作人是安于什么?能不能安于现实,这是比较难的是看一个人的动机。
前面几位前辈大家注解的都非常好,但我喜欢探究根源,就用最笨的办法,先查每个字的本义及其演变。
先看“以”,
像连在婴儿脐眼上的脐带。造字本义:母子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
再看“由”,
“像器皿”上方有一颗液滴“”,表示注油。造字本义:将油液滴入小口器皿。
如果从上面文字的本义来讲,我生发出第三种理解,孔子讲的是——看他从哪儿来?(以是表示从胎儿与娘胎的关系),要去哪儿?(由是将油液滴入小口器皿),还要观察他人生的心理状态。如果这种解释成立,孔子思考的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即我们经常说的人生三问: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人应该如何过一生,才不枉来世上一趟。盖棺定论,又有哪一个人能够隐藏呢?
总结,理解这句话有三个层次:
1、看他做什么事?怎么做?做事后的心理状态?
2、看他做事的动机,做事的过程,是否安心在做?
3、看他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一生心态如何?
一孔之见,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