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乡土课程,不是单一的一个学科,它涉及语文、数学、美术、音乐、历史、政治、科学、创客等,它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以农耕为基础,以农具为载体,探索是过程,启智是目的!(也是一种尝试,就当抛砖引玉吧)以儿童的视角开启全新的学习历程,探索了一条隐含在生活中的丰富的学习之路,为孩子们提供了无限可能,在快乐中学习,在行走中逐渐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树立生活教育
在丰富的生活中寻找教育的载体,在行走探访中参与社会活动,与历史对话,与世界交融。让文化底蕴、社会担当在项目学习中得以提高。努力营造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村民学习大社群。
二、乡土教育
视为“老土”的东西其实蕴含着丰富而浓厚的教育价值,让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建立起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树立课程的整体观、乡土观、综合观,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富裕的求知资源,真正满足其生成发展的需要,促使幼儿健康茁壮的成长。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教育的资源,做生活中的教育,做学生熟悉的教育,做应然的教育。
在学习中教育,在教育中学习,在学习中完善自我,努力做到教学做合一。
三、综合学习
首先学习内容是学生比较了解的、感兴趣的、丰富的、多样的、开放的;其次学习过程是一个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分析、综合、概括等的活动,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中得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由被动变为主动。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四、时代的需要
中国需要一场教育改革启蒙。当下的中国社会似乎陷入了对教育的某种严重的误区,甚至是某种迷狂。在变革的世界里,我们对于人类的行为和行动需要有更深的理解,以反思的态度观看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我们需要为自己的行动点燃激情,更重要的是释放能量。
我们关注每一个变化过程,个人心灵的改变,团体中人群的变化,以及整个制度设计中文化的变化。让这种变化更具有理性,让每个人都成为社会向善变化的行动者。我们地处农村,我们学识浅薄,我们资源匮乏,我们在教育的最低层,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
行动起来,哪怕是失败的尝试!
附:
学习过程有这样的思考,每节课由三部分组成:
1、预习课(发布预习内容,让学生在课堂教室之外,深入社会研学旅行)
2、室内展示交流,价值引导,学科为载体,启智为目的。
3、课后建立交流平台,展示学生思考及其作品,教师心得、案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