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篇——师生比过大(一个老师对应的孩子数越小越好),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安全问题,老师确实看顾不过来了。
想想家里,一个家长看顾自己一个孩子,都险象环生,何况幼儿园里一个老师要看顾那么多个孩子。
接下来是今天的内容
其次是对孩子的关注被无可避免的摊薄了。
通常是一大推孩子涌上来,围着你,七嘴八舌,叽叽喳喳。一个孩子还没有说完,另外一个孩子就把他一推,老师,我来说!然后就开始新一轮的被打断与抢话。
孩子们从早上入园开始,经历的环节是:吃早饭(取决于幼儿园含不含)
——做早操——上午两节课(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穿插着操场上放风、玩区域角的玩具
——看一小会儿动画片(因为保育员要去提孩子们的饭回来,需要小孩子们耐心等待坐一会)
——吃午饭——先吃完的孩子玩一会儿玩具——大部分孩子吃完之后午休
——下午起床——吃餐点(小面包或者小馒头等)——下午一节课(同五大领域)
——穿插着操场上放风、玩区域角的玩具
——然后画画、做手工、听故事、教室内做游戏等等能让孩子安安静静度过放学之前最后的半小时
——放学,家长们接回家。
偶尔会有时令特色活动——外出活动有:春天放风筝,秋天赏菊;
大班的小朋友参观小学、体验买东西等社会活动;
特色活动有:比如幼儿园有菜地,拔萝卜挖红薯等;
庆典活动有:运动会、六一汇演等等。
而在孩子们的一天中,老师们要负责日常教学(备课、讲课、维护课堂秩序等)、负责安安全全把孩子们带出教室、带回教室、负责孩子们的吃喝拉撒、还要随时准备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比如说小朋友的争执啦、哭喊啦、打架啦,其中最怕的就是听到安全事故。
在安全这条红线之下,在众多孩子的围拥之下,在固定环节必须完成的考核之下,每个老师,对所有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剩下多少?而每个孩子能分到的注意力还有多少?
孩子内心的变化、情绪的波动等等这些需要老师们仔细体会的幽微全部被嘈杂所掩盖。
我很遗憾。
那些成长的瞬间,倏忽即逝,再也不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