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中秋假期正式拉开帷幕的这天,我一大早就来到了成都博物馆,去参观“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这是成都博物馆新馆自开馆以来策划展出的第四个大型艺术文化展览。现场场面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还好我机智,提前预约了门票;于是,没有费太长时间就进入了展厅。走起。
说起来,这次展览展品阵容,也是无比强大,包罗万象。从浪漫主义到几何抽象主义;从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到苏拉惹的“1979年6月19日画作”,时间跨越了将近一个世纪。而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一种流派。
在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之间,有一小块展区,属于新印象主义,也就是通常称作点彩派的作品,那幅作品是阿尔伯特·杜波依斯-皮勒的“穿白裙的女人”。
不知道大家对于新印象主义有怎样的了解,不论怎样,今天的重点就是这个可爱的流派。和他的开创者——乔治•修拉。
新印象主义及其开创者
新印象主义,也叫点彩派,是19世纪80年代后期试验性地出现了很短一段时间的艺术流派。简单说,就是8-bit的游戏图象,远看是一幅色彩浓烈,轮廓粗糙的油画。近看,就是一个一个密集的小色点,就好像是像素块一样,不规则地排列起来。有密集恐惧症的朋友,还是不要凑近看了,相信我。
而这位开创者:乔治•修拉。他本是科班生,一路跟着大师学习古典主义绘画,还认真钻研过卢浮宫内的大师作品。可是这样“画得像”的画作对他来说已经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乘着印象派狂放笔触的东风,他开始潜心于光学和色彩理论的钻研。由于他一生醉心研究新的画法,其画作并不多,但是,说白了就是个不太正经的人。即便如此,他仍然留给了后世极深的影响。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画面描写了人们在塞纳河阿尼埃的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这幅画主要采用的就是点彩画法。
这是修拉第一次尝试采用点彩画法,画作历时两年完成,也成为了点彩画法的开创作品和修拉本人最重要的作品。
大洋彼岸,有两位美国人从这幅画中获得了灵感,创作出了一部普利策奖获奖音乐剧“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点点隔世情)”,虚构了修拉的生活和他的后代,通过描绘他创造“大碗岛”的痴迷以及对他后代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这幅作品的崇拜及再创作,这幅伟大的作品就这样慢慢揭开面纱,呈现在剧院观众眼前。
点点隔世情
为了不过多剧透,这部剧的剧情大概就是:注孤生的画家乔治•修拉,因为注孤生的属性,被女票甩了;女票后来找了一个面包师,跟着面包师去了美国。多年后,美国另一个叫乔治的艺术家,是个奶奶控,艺术展邀请奶奶做汇报,奶奶去世就万分颓废。最后在幻想中曾祖母的鼓励下,才重新获得前进的动力。
———————不正经分割线——————
正儿八经写了这么多是不是都快睡着了?我也写无聊了。下面就来聊聊这部戏的八卦。
你们知道吗,这部戏在外百老汇首演的时候,连第二幕的影子都没有。任性的桑爷爷说,想看看观众对第一幕的反应才决定要不要写第二幕。作为好基友加本剧编剧的James Lapine除了宠着还能怎么办呢?!而且,桑爷爷这次拖延症来得如山倒,编剧写完第一幕的剧本,连女主角都找好了,他才只写了一首歌。还是那句话,任性!当然这也不能怪桑爷爷,虽然他现在已经是百老汇最重要的词曲作者之一,当时当时,他名气并没有那么大,也屡屡失败。写这部剧之前,他前一部剧刚刚关门,只演了16场。对,你没听错,只有16场,有点小脾气也是能理解的嘛。当时,桑爷爷已经有了退隐剧院的打算,还好James找到了他,两人开始从以前的照片和绘画中,寻找灵感。“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分析了画中各个人物的身份,分析画中是否有修拉的自画像。这幅画给了他们很多的灵感,以及各种可以发挥的空间。
这部剧是一边排练,桑爷爷一边写歌,直到百老汇开演前三天才确定了首演曲目表,而百老汇开演后,还做了若干微调。突然有种,最后成型了,还真是不容易的感觉,对吧!还好,这部剧已经上演,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当时纽约时报的剧评人Frank Rich疯狂地给本剧点赞,说:“这部剧完全改变了观众看待百老汇音乐剧的角度。”而其中的歌曲“finishing the hat”更是影响了无数的艺术家们。大家熟悉的扣扣熊(Steven Colbert)还曾经把这首歌的歌词读给他妈妈听,就为了向她表示自己想当一名艺术家的决心。甚至尾灯导演也曾经表示:“这首歌用我永远无法表达的形式,说出了我作为艺术家的生活。”空前的成功,为这部剧赢得了普利策奖,奥利弗奖等等一系列大奖。而全世界至今,赢得了普利策奖的音乐剧只有九部。可见这部剧的普世程度和艺术价值。也体现了桑爷爷的实力。
迷弟的表白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喜欢。どう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