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第一次做思维导图(MindMap)还是几年前,当时东尼·博赞出的《开动大脑》系列书风靡。公司里开会头脑风暴,画个脑图是bigerthan biger的事儿。大家胡乱填了颜色,画各种点子出来,气氛很热烈,图也是哗哗的出,大家都很兴奋,点子的确比以往提的多。结果我负责会后记录,看着一堆圈圈,零散的文字,头大如斗。思维发散起来就没边了,总不能打一堆图给老总看吧。没有章法的脑图整理起来就是噩梦。
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很多,职场上头脑风暴会议(俗称点子会)是最经典的场景。头脑风暴主要为了跳出“群体思维”,引发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只是发言,文字记录,很容易散乱。如何有条理的组织一个“点子会”?用思维导图是不错的选择,但要用得对,用得好还是需要掌握点儿技巧的。
矢岛美由希的《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就是很好的入门及实际操作手册。里面分日常生活,学习,职场三篇举例讲解如何制作思维导图,提高生活品质,学习效率和工作质量的。
利用思维导图总结英文知识点
俗话说“一张图顶一千句话。”做图的方式一目了然。很多模糊的想法,落笔后就清晰了。尤其思维导图,绘制规则简单,也符合大脑的思维模式,发散但有联结。
用来启发思路,整理归纳,理解记忆,沟通交流都无往不利。
具体怎么做到条理清晰的呢?矢岛美由希在书里总结了七个简单原则。
1.“纸张”
使用没有格子的白纸,这样避免干扰和限制绘图,便于自由发散绘图。规格A4到A3,便于携带,并且足够画为好。而且最好根据个人画风采用固定规格的纸张,这样便于后续整理,也容易上手。纸张朝向,首推横向的,符合阅读习惯。
但也有例外的,简单测试眼球转动方向就知道了。在椅子上挺直后背,保持这种状态环视周围,会怎样转动脖子?先左右看得就采用横着摆放。先上下看的,例如我,似乎竖着放更适合些。
2.中心图像
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中心图像就是画好思维导图的第一笔。花个5分钟,画拳头大小的简单图来表达这张图的中心就可以。
3.颜色
矢岛美由希的建议是越多越好,色彩本身对视觉的刺激会唤醒大脑。使用自己偏爱的颜色系,思维会更加顺畅。
4.分支
不用直线,用曲线画图,流畅不拘束,能让大脑出于放松状态,思维也会更活跃。同时注意用曲线的粗细表达重要性。从中心图像出发,曲线由粗到细画,像树干分支一样,既美又好抓重点。
5.语言
在每个分支上配上词语,一分支一词语,而不是用句子描述。词语精炼,省空间的同时也更有利于发散联想。
6.层次化
思维导图是用来整理思路的,最开始画,不熟练,会没章法,画的图需要后续整理才能真正梳理清楚思路。就是把草图分出层次。和数学证明题的演绎归纳法是一样的。先把所有想到的相关的词汇一股脑写下来。大可以天马行空的去联想,当纸画满,这个作为“小型思维导图”。再分析写下的词汇的关系,归纳出来共性,进行分类。最后重新画出有层次结构的“完整思维导图”。
大多数时候,我们只需要完成小型思维导图,就达到启发思路的目的了。完成思维导图不是必须的。
7.TEFCAS
尝试、行动、反馈、检查、调整、成功。和戴明环的PDCA一样的套路。不仅适用于画思维导图,在项目管理,解决问题上都适用。
规则很简单,尤其现在电脑、手机普及,有很多思维导图软件可以辅助绘图,随手画图很方便,但不管怎样,先尝试画画图,再不断练习,学会跳脱刻板思维的方法。
Get新技就先迈出第一步,找个主题动笔吧。